超新星纪元
作者简介
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场面宏大,描写细腻,富有人文情怀。代表作《三体》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并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内容简介
西洋 1420年,非洲,索马里,摩加迪沙沿海 这是明朝舰队打算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永乐皇帝 也只让走到这里,现在,200多只船和2万多人,静静 地等待着返航的命令。 郑和沉默地站在“清和”号的舰首,他面前,印 度洋笼罩在热带的暴雨中。四周一片雨雾,只有闪电 刺破这一片朦胧时,舰队才在青色的电光中显现,“ 清远”号、“惠康”号、“长宁”号、“安济”号… …如同围在旗舰四周纹丝不动的巨大礁石。众多的非 洲酋长在船上欢宴三天后已上岸,激越的非洲鼓声从 雨中隐隐传来,岸上棕榈林中打鼓的黑人狂舞的身影 如暴雨中时隐时现的幽灵。 “该返航了,大人。”副将王景弘低声说。在郑 和身后,站着远航统帅部的全体成员,包括7名四品 宦官及众多的将军和文官。 “不,继续向前走。”郑和说。 在统帅部其他人的感觉中,这一刻,空气和雨滴 都凝固了,“向前?!到哪里?!” “向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 “那有什么用呢?我们已证实建文帝不在海外, 他肯定死了;我们也给圣上搞到了足够的珍宝,该回 航了。” “不,如果天圆地方,大海就应有边缘,大明的 船队应该航行到那里。”郑和的双眼渴望地看着雨雾 深处,看着他想象中的海天连线。 “这是违抗圣命,大人!” “我意已决,不从者可以自己回去,但最多只能 带10艘船。” 郑和听到身后有剑出鞘的声音,那是王景弘的卫 士的剑;接着有更多的出鞘声,那是郑和的卫士的剑 ,然后一切都沉默着,郑和没有回头。 像来时一样突然,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刺破云 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 惑。 “起航!”郑和大声发令。 1420年6月10日,明朝舰队浩浩荡荡,撞开印度 洋的滚滚波涛,向好望角驶去。 1997年7月1日,欧洲,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中国国旗降下后,英国国旗在《上帝保佑女王》 的乐声中升起,在旗的上缘接触杆顶时,时钟刚刚走 过零点,这时,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已是外国人了。 虽有幸参加交接仪式,但是我也只能站在最后排 ,所以是最早走出议会大厅的。15岁的儿子在外面等 着我,静静地,我们最后看看北爱尔兰。这是典型的 英伦夏夜,潮湿多雾,雾在街灯的黄光中轻纱般飘过 ,拂在脸上像毛毛雨。在幽暗的灯光和迷蒙的雾中, 贝尔法斯特像一个宁静的欧洲乡村。这是我度过前半 生的地方,一小时后我们会带着所有的东西离开,但 我带不走自己的童年、青春和梦想,它们将永远留在 这块宁静而多雾的土地上。 本来,中英联络组要工作到下世纪初,但我还是 说服领导,早早调到新大陆去。表面上我给自己的理 由是:对自己的前途来说,早走比晚走好;但内心深 处真正的理由是想尽快远远地离开一起生活了16年的 刚刚离婚的前妻,她虽是中国人,但作为领事馆的高 级官员,她还要长期留在北爱尔兰。我已经没有希望 留住她,就像中国没有希望留住北爱尔兰一样。好在 儿子跟我走。 “是你们丢失了北爱尔兰!”儿子愤怒地对我说 。在儿子眼里我是国家元首,更准确地说,我是个不 称职的国家元首。他认为我应该把俄罗斯再分成更小 些的几个国家;他认为我给贫穷的西欧太多的贷款, 却对他们提了太少的要求;特别是北爱尔兰问题,他 认为我应该以主权换治权,而不是拱手相让……一句 话,他认为中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正从我手里丢掉, 尽管我只是个副司级的普通外交官。儿子好像浑身都 长满了咄咄逼人的精神长矛,这点真像他妈妈,而我 的忍让和儒家风度他一点都没继承,反而成了他对我 感到失望的原因。他跟我回国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 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作为一个外国人生活在北爱尔兰 。 一小时后,运送中国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的专机把 北爱尔兰留在了下面的浓雾中,我们在夜色中飞向自 己的新生活。 1997年7月1日,欧洲,巴黎 飞往新大陆之前,我们在欧洲大陆短暂停留。在 伦敦时,还能感受到英国人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但 欧洲大陆对此似乎没什么反应。一出北爱尔兰,西欧 其他城市的那些混乱和贫穷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交通 被自行车的洪流所堵塞,空气浑浊。一出巴黎海关, 我们便被一大群渴望换到人民币的法国青年围住,好 不容易才摆脱他们。同行的其他人还处于“北爱综合 征”之中,没精打采地躺在机场饭店中不出来。但儿 子硬拉着我去看古战场。 初升的太阳驱散了晨雾,古战场显出一片醉人的 绿色。这地方我们不知来过多少次了,特别是在去年 ,几乎每个星期天我们都要乘英吉利海底隧道列车来 一次,每次在这里儿子都要对我进行一番例行的折磨 ,现在又开始了。像以往每次一样,他站在纪念碑的 底座上,慷慨激昂地背诵起小学的历史课本: “1421年8月,明舰队到达西欧沿海,欧洲惊恐 万状……”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