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特累克(巴黎之夜)/纸上美术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肖像天赋 从青少年时期的素描习作到人生最后阶段的 作品,劳特累克都展示出了在肖像画方面的天赋 。他视角独特,擅长在描绘各类人像(如头部肖 像、全身像或半身像)时,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 (一抹笑意、一个眼神、微撇的嘴角、手摆放的 位置或角度等),甚至是一件装饰物(一根绅士 手杖、一支烟卷、一副手套、一条羽毛围巾等) ,凸显人物身上独一无二的特点。劳特累克总能 从整体出发,既让人物很好地适应室内或室外环 境,也能借助环境烘托出人物的特色。在对光的 处理方面,一扇打开的门、一片阴影、一道阳光 或是一盏亮着的灯,劳特累克总能借助或耀眼或 柔和的光让画面丰富起来;在色彩方面,无论是 对比强烈的色彩,还是和谐呼应的色彩,他的选 择最终都是为了加强对人物内心的展示。 “让人担心……” 劳特累克出身名门,他本可安心地享受贵族 生活,徜徉于狩猎、赛马和宴会等富家子弟的各 色活动,但是自从与父亲的朋友——来自波尔多 的聋哑动物画家勒内·普林斯托(1843—1914 )见面之后,劳特累克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当 时的劳特累克只有8岁,羸弱的身体已让他的身 心饱受折磨。普林斯托老师给他上了人生中的第 一堂素描课,此后,他甚至在学校的练习册上都 画满了素描。 1881年,劳特累克下定决心要走绘画之路 ,当年他就前往巴黎,去普林斯托老师的画室拜 访(在画室里,他结识了画家让-路易·福兰) 。普林斯托将他推荐给著名画家莱昂·博纳。莱 昂是一位严格的老师,彼时他的画室已非常出名 ,但他并不重视这个新来的学生。劳特累克为普 林斯托画过一幅肖像:老师手握调色盘,头上戴 一顶大礼帽,奇怪地悬坐在椅子扶手上,看起来 像是节目中的小丑。普林斯托直言自己的姿势“ 让人担心”。 《普林斯托在他的画室》 约1881年 布面油彩画 高:54厘米 宽:46厘米 哈特曼夫妇收藏 红发丽人 劳特累克对拥有红棕色或金红色秀发的女子 情有独钟。无论这些女子来自哪个社会阶层,他 总是容易被她们吸引,为之着迷,甚至为之疯狂 ——这两幅画就是最好的例证。右页这幅画描绘 的是一个经营女帽的商人,显然,她那色泽亮丽 的秀发已经俘获了劳特累克的心。在暗色背景的 烘托下,女子的秀发光彩照人,跃然纸上。而左 页这幅画描绘的是勒阿弗尔一家音乐咖啡厅的酒 吧女招待——拥有一头金发的英国丽人。但是, 纸上美术馆系列一套50本,完整的艺术启蒙读物。独特创意值得收藏,8开大开本细节一览无余质感逼近原作。看懂伟大的艺术家!听艺术史学家在一旁为你贴心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