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作者: (春秋)孙武|译者:余长保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2.90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全鉴(典藏诵读版)
ISBN: 97875180523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势者,因利而制权 【原点典】 势者,因利而制权①也。 ①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凭依;制,决定、 采取之意;权,权变,灵活处置之意。意为根据利 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 【译文】 所谓造成*事上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 情况中,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解读 失势时忽,得势时张 大禹治水,是因为他顺乎水的本性而行,因势 利导,用疏导的方法,替水筑道,所以才取得了成 功。“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将它与具 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它才会有许多特定的内容,如 兵法中常说的形势、态势、权势、火势、地势、气 势等。 唐朝**兵家李靖曾指出:“兵有三势,将轻 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然,谓之气势。关 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 势。因敌怠慢,劳役**,前营未合,后*半济, 谓之因势。”说明高昂的士气、险峻易守的地形等 ,都是良好的战势,其中都蕴含了一种能够制胜的 力量。历代兵家都认为,只有在战场上具备了有利 态势,才可以收到用力少而获利多的效果。 所谓“棋胜先手,势在占位”。从“势”的方 面来看,就要求我们不仅首先要在战前创造出有效 御敌的条件,而且由于客观条件在不断变化,我们 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因敌而变,及时先于 敌人创造克敌制胜的态势,这样才能始终掌握战争 的主动权。对于一个善于谋“势”的竞技者来说, “势”是无处不在的。韩信就是一位善于谋“势” 的高手。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月,韩信*下了齐国 历下,并一举占领了齐郡临淄。 齐王田广慌忙赶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霸 王,您是各国盟主,现在敝国情况万分危急,您总 不能见死不救吧!” “你别把韩信吹得那样神乎,一位钻别人裤裆 的将*竟把你吓成了这般样子!”楚王虽然看不起 韩信,但他还是委派了大将龙且率两万兵卒,前往 齐国联合抵抗韩信。 楚将龙且是个有勇无谋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 冲猛打,而不讲究计谋韬略。 十一月,齐楚联*与韩信的汉*在潍水**濒 水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发起猛*, 都被齐王田广劝阻住了。 “将*,我们真的是再也经不起大的失败了, 没有必胜的把握,过河去与汉*拼杀,我们实在是 消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