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之学理
作者简介
王荣生,?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 学术著作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教学之学理》《语文教材的教学化编制》《语文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散文为主导文类的困境与突围》《国民语文能力构成研究(阅读篇)》等。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我在近两年所写的学术论文和后记、序等文章,仿制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自选集《语文教学之学理》及体例,拟书名《语文课程之学理》。 “学理”其实就是“讲理”,学术地讲道理,讲学术的道理。书名“语文课程之学理”的“之”有两层意思:一是“的”,可理解为“语文课程的学理”;二是动词“到那里去”,可理解为“语文课程走向学理”。“语文课程的学理”,是对本书内容的一个总括;在我看来,所谓语文教育研究或语文课程研究,就是去发现语文教育或语文课程之学理并加以清楚明白地阐述。“语文课程走向学理”,则是对本书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期许:希望这本书对语文课程的改善、改进乃至改变,有些助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对语文课程标准文本的共识理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顺利落地实施的必要前提。在我看来,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知识)的问题在当今乃至今后依然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本书中的论文和文章分三辑。 辑一“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依据课程标准文本的明文表述,解释“语文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习任务”的含义,辨析语文课程“学习主题”的应有之义,揭示语文课程的核心词“阅读理解”。 辑二“语文课程知识”:以后记、序、科普文章的形式,论述“文类视角”的当下意义,评析当今颇为热门的“情境·任务·活动”的代表性课例,论述“语文学习任务群”写作课程、写作知识与学习写作的应该模样,讲述如何来学习和消化语文教学新引进的课程知识“阅读策略”。 辑三“实用性阅读的阅读类型举隅”:解析“阅读类型”,论述“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阅读”“程序性文本的操作性阅读”“自我导向的致用性阅读”,以期为主要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提供必要的课程知识。 王荣生 1、王荣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在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是我国制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对“语文新课标”中关键词的解析,对广大教师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2、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者在本书重点阐述了阅读的策略、阅读分类和实用性阅读的通用技巧等内容,呼应了当下的教学热点和难点,对广大语文教师教授相关知识,提供了重要课程指导。 3、作为学养深厚的著名学者,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体现出精细的素材分析能力和缜密的论证逻辑,展现出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同时,作者针对课程标准、课程知识、阅读理解等方面,都提出诸多新颖见解,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