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上下新修版)/金庸作品集

书剑恩仇录(上下新修版)/金庸作品集
作者: 金庸
出版社: 广州
原售价: 53.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书剑恩仇录(上下新修版)/金庸作品集
ISBN: 9787546213422

作者简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浙江海宁,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内容简介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 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地走向教书先生书 房。上午老师讲完了《资治通鉴》上“赤壁之战”的 一段书,随口讲了些诸葛亮、周瑜的故事。午后本来 没功课,那女孩儿却兴犹未尽,要老师再讲三国故事 。这日炎阳盛暑,四下里静悄悄的,更没一丝凉风。 那女孩儿来到书房之外,怕老师午睡未醒,进去不便 ,于是轻手轻脚绕到窗外,拔下头上金钗,在窗纸上 刺了个小孔,凑眼过去张望。 只见老师盘膝坐在椅上,脸露微笑,右手向空中 微微一扬,轻轻吧的一声,好似什么东西在板壁上一 碰。她向声音来处望去,只见对面板壁上伏着几十只 苍蝇,一动不动。她甚觉奇怪,凝神注视,却见每只 苍蝇背上都插着一根细如头发的金针。这针极细,隔 了这样远原是难以辨认,只因时交未刻,日光微斜, 射进窗户,金针在阳光下生出了反光。 书房中苍蝇仍是嗡嗡嗡地飞来飞去,老师手一扬 ,吧的一声,又是一只苍蝇给钉上了板壁。那女孩儿 觉得这玩意儿比什么游戏都好玩,转到门口,推门进 去,大叫:“老师,你教我这玩意儿!” 这女孩儿李沅芷是总兵李可秀的独生女儿,是他 在湘西做参将任内所生,给女儿取这名字,是纪念生 地之意。 教书先生陆高止是位饱学宿儒,五十四五岁年纪 ,平日与李沅芷谈古论今,师生问甚是相得。这一日 陆高止受不了青蝇苦扰,发射芙蓉金针,钉死了数十 只,哪知却给女弟子在窗外偷看到了。他见李沅芷一 张清秀明艳的脸蛋红扑扑的显得甚是兴奋,当下淡淡 地道:“唔,怎么不跟女伴去玩儿,想听诸葛亮三气 周瑜的故事,是不是?”李沅芷道:“老师,你教我 这好玩的法儿!”陆高止道:“什么法儿呀?” 李沅芷道:“用金针钉苍蝇的法儿。”说着搬了 张椅子,纵身跳上,细细瞧了一会儿,把钉在苍蝇身 上的金针一枚枚拔下来,用纸抹拭干净,交还老师, 说道:“老师,我知道,你这不是玩意儿,是非常高 明的武功,你非教我不可。”她有时跟随父亲在练武 场上盘马弯弓,也学过一些武艺。陆高止微笑道:“ 你要学武功,扶风城周围几百里地,谁也及不上你爹 爹武艺高强。”李沅芷道:“我爹爹只会用弓箭射鹰 ,可不会用金针射苍蝇,你若不信,我便问爹爹去, 看他会不会。” 陆高止沉吟半晌,知道这女弟子聪明伶俐,给父 母宠得惯了,行事很有点儿任性。年纪说大不大,说 小不小,娇滴滴的可不易对付,于是点头道:“好吧 ,明儿早你来,我教你。这会儿你自己去玩吧。我打 苍蝇的事不许跟别人说,不论是谁知道了,我就决不 教你。” 李沅芷真的不对人提起,整晚自个儿就想着这件 事。第二天一早就到老师书房里来,一推门,不见老 师的人影,只见书桌上镇纸下压着一张纸条,忙拿起 来看,见纸上写道:沅芷女弟青览: 汝心灵性敏,好学善问,得徒如此,夫复何憾。 然汝有立雪之心,而愚无时雨之化,三载滥竽,愧无 教益,缘尽于此,后会有期。汝智变有余,而端凝不 足,古云福慧双修,日后安身立命之道,其在修心积 德也。 愚陆高止白 李沅芷拿了这封信,怔怔地说不出话来,泪珠已 在眼眶中滴溜溜地打转,心中只道:“老师骗人,我 不来,我不来!”便在此时,忽然房门推开,跌跌撞 撞地走进一个人来,正是那位已经留书作别的陆老师 。但见他脸色惨白,上半身满是血污,进得门来,摇 摇欲坠,扶住椅子,晃了两晃,便倒在椅上。李沅芷 惊叫:“老师!”陆高止说得一声:“关上门,别做 声!”就闭上眼不言不语了。李沅芷究是将门之女, 平时抡刀使枪惯了的,虽然惊慌,还是依言关上了门 。 陆高止缓了一口气,说道:“沅芷,你我师生三 年,总算相处不错。我本以为缘分已尽,哪知还要碰 头。我这件事性命攸关,你能守口如瓶,一句不漏吗 ?”说罢双目炯炯,直望着她。李沅芷道:“老师, 我听你吩咐。”陆高止道:“你对令尊说,我病了, 要休息半个月。”李沅芷答应了。陆高止又道:“你 要令尊不用请大夫,我自己会调理。”隔了半晌,道 :“你去吧!” 陆高止待李沅芷走后,挣扎着取出刀伤药敷上左 肩,用布缠好,不想这一费劲,眼前一黑,竞“哇” 地吐了一大口血。 原来这位教书先生陆高止真名陆菲青,乃武当派 大侠,壮年时在大江南北行侠仗义,名震江湖,原是 屠龙帮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屠龙帮是反清的秘帮, 在雍正初年声势甚是浩大,后来雍正、乾隆两朝厉行 镇压,到乾隆七八年时,屠龙帮终于落得瓦解冰消。 陆菲青远走边疆。当时清廷曾四下派人追拿,他为人 机警,兼之武功高强,得脱大难,但清廷继续严加查 缉。陆菲青想到“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 于野”之理,混到李可秀府中设帐教读。清廷派出来 搜捕他的,只想到在各处绿林、寺院、镖行、武场等 地寻找,哪想得到官衙里一位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 竟是武功卓绝的钦犯。 那晚陆菲青心想行藏已露,此地不可再居,决定 留书告别。他行囊萧然,只随身几件衣服,把一口白 龙剑裹在里面,打了个包裹,等到二更时分,便拟离 去,别寻善地。 他盘膝坐在床上,闭目养神,远远听到巡更之声 ,忽然窗外一响,有人从墙外跃入。陆菲青跃下床来 ,随手将长袍一角拽起,塞在腰带里,另一手将白龙 剑轻轻拔出。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