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作者: 任挥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ISBN: 97875034411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 祭。” 【译文】 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时,就 好像神真在面前。孔子 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举行祭祀 一样。” 【边读边悟】 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 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 真的存在,而是强调一个“诚”字。所谓以心换心, 只有对人以“诚”,才会让人 感到受到尊重,从而感到身心愉快,乐意为你尽心尽 力;而如果不“诚”,则只 能让人感到被戏弄,受了污辱,会怀恨在心,伺机报 复。 春秋时,越国大名鼎鼎的范蠡自淡出官场后,改 名为陶朱公,一直隐居 于陶地以经商为生。原想平平安安地了却余生,谁知 ,他的二儿子竞在楚国 杀了人,犯下死罪,陶朱公自然不能不顾父子之情, 见死不救。他自己不便出 面,便让三儿子带上几缸黄金,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 友、大臣庄生设法营救。 他之所以让三儿子去,是考虑到三儿子自出生以来, 未受任何困苦。丰衣足 食,养尊处优,不大看重金钱,所以,他是不会心疼 那几缸黄金的。但他的大 儿子不依,他认为营救弟弟乃哥哥应做的事。如今父 亲不让他去,而让小弟 前往,分明是有意看轻他。他表示若父亲执意要让小 弟去,他就自杀。 无奈,陶朱公只好让大儿子去,并再三嘱咐大儿 子,只要把他写的一封 亲笔信交给庄生本人,然后送上那些黄金,什么也不 要说,立即回来。大儿子 当面保证,一定要按父亲的嘱咐去做。 谁知,他又暗中多带了一些黄金,才启程前往楚 国。 见到庄生后,大儿子按照父亲说的做了,庄生也 把礼物收下了。因为庄 生其人,向来以清高廉正自许,楚王及群臣都有口皆 碑。他这次之所以暂时 收了老朋友陶朱公的礼物。为的是给他先吃一颗定心 丸,并非真的要收礼才 肯相救。 庄生接受了老朋友的请托,自然会鼎力救助的。 他不会白受人的人情, 凭着非凡的聪明智慧,此事他办起来也不难。于是, 庄生去拜见楚王,称昨夜 出现灾星,将危及楚国。一向对庄生深信不疑的楚王 自然信以为真,忙问应 对之策。庄生胸有成竹地说:只要多积阴德,大赦天 下,多造福百姓,便可躲 过此劫。楚王深以为然,于是,便准备下令大赦天下 。庄生这样做,当然是为 了救出陶朱公的儿子,同时,对百姓也有好处。这正 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在 不知不觉中,既巧借楚王的大赦令救了陶朱公的二儿 子,又在暗中为无数获 罪的百姓带来自由,自己也积了阴德。 但陶朱公的二儿子竞在大赦令颁布的前一天被处 死了。原来,陶朱公的 大儿子因怕庄生营救不力,虽表面答应离开楚国,暗 中却又拿出自己私带的 黄金去活动另一位大臣。而他背着庄生去求另一位大 臣帮忙的事,庄生开始 一点也不知道。当他后来找的那位大臣告诉他,楚王 要大赦天下时,他便以 为庄生无用,大赦是那位大臣之功。于是,他便再次 去拜会庄生。庄生问他为 何没有回去,他称已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便等着与 弟弟一同回去,故前来 辞行。庄生已明白他的来意,便让他将送来的黄金带 回去。 当陶朱公的大儿子要回黄金时,庄生感到自己受 了莫大的愚弄!于是, 庄生再次拜见楚王说,前天所说灾星危及楚国,大王 将大赦天下,这自然是 百姓之福。但也听到这样的传言:那位巨商陶朱公的 二儿子已被定为死罪, 他的家人正携巨金贿赂大臣,企图逃避罪责。有人把 此次大王大赦天下,说 成是为了开脱那位陶朱公的公子。这样的传言很不利 于大王。楚王听了,火 冒三丈,他立即下令先处斩了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 再颁发大赦令。 可怜陶朱公的二儿子,才已快走出地狱之门了, 却又被死神拉了回去。 当陶朱公长子带着弟弟的死亡通知回到家后,母 亲及乡亲都很悲伤,陶 朱公说:“我听说你的行动,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 的弟弟。这并非你不爱 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 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 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 ,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 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你弟弟被 杀,我并不奇怪,我早就 料想你会带丧报回来!” 陶朱公的长子救弟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行为构成 了对庄生的伤害,使 他认为自己从人格、尊严以及做事能力上都受到了污 辱。因此,他会在关键 时刻,改变自己的决定。可见,待人处世中的虚伪之 礼,对人对己都没有好 处,是要不得的。 P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