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时代(欧洲风化史)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贸易的发展让欧洲人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迎来 了文艺复兴。18世纪爆发的工业革命又将君主们逼上 穷途末路,资产阶级郑重登场。新的生产方式渴望拥 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它需 要一种新的国家形式和社会形式,不只要顺应它的发 展趋势,还要尽最大可能地推进这种趋势。但在君主 专制的框架内,这很难做到。 君主专制国家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作为新的生 产方式的代表,资产阶级必须让国家为他们的利益, 也仅仅为他们的利益代言,即让国家为资本的利益效 劳。因此,他们让代议制取代专制,这种制度比其他 任何一种制度都更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统治 。 早在18世纪下半期就出现了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化 机器生产的转变,且转变并非偶然发生,它是历史发 展和文明进化的必然结果。然而,人们又必须明白技 术的变革和新机器的发明都只是由酝酿已久的需求催 生出来的,既不能将它们看成转变的终极原因,也不 能断言它们对转变起了决定性作用。经济转变的真正 原因要比这复杂得多,要一直追溯到15世纪那个地理 大发现的时代。15、16世纪,新航路的发现让欧洲各 国积聚了大量财富,还为各国的工业开拓了广袤的市 场。不过,大量的销售必须依托大量的生产,很快手 工业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了。 历史在18世纪下半期发生了转折。急剧增长的市 场需求首先表现在当时最重要的贸易物品——纺织品 上。最先觉察到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是纺织 业。因为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很多纺织厂都出现了 棉纱短缺的状况,不少织机都不得不长期处在停要状 态。人们迫切需要能够生产足够的棉纱让织机不停运 作的机器。而这一机器在1746年诞生了,即大名鼎鼎 的珍妮机。它的发明者是织工哈格里夫斯,当时没有 什么人比织工更能体会发明纺纱机的重要性。 类似的需求还孕育出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起初 纺纱机要靠人手进行操作,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 ,人们又先后尝试了用马、水、水轮作驱动,但都不 尽如人意。工厂主希望拥有不那么依赖外在环境条件 的、比人手更为廉价的动力装置。而詹姆斯·瓦特的 蒸汽机则让他们得偿所愿。有了蒸汽机,机器锭子便 可以安置在任何想要安置的地方。 声势浩大的工业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它将所有 产品所有需求都卷入其中,且直到今天,它仍在继续 。它成功地消灭了技术领域的“不可能”,倚仗着技 术作支撑,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 煌,让此前人类的一切成就都变得无足轻重。正如一 句话所说:“资产阶级创造的是与埃及的金字塔、罗 马的渡槽以及哥特式大教堂全然不同的奇迹,它完成 的是与迁移民族或者十字军东征完全不一样的行动。 ” 现代资产阶级之所以可以凭借技术取得巨大成就 ,是因为大规模生产即意味着大量利润、大量财富。 机器的生产让现代资本主义得以不受限制地发展。金 钱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革命要素,不断交换的规律和 不断生产的原则都随之而生。而只有在现代资本主义 的范围内,金钱革命性的一面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场革命不出所料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思 想领域、生活领域都充斥着资本的需求,都屈服于资 本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今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一切表现都拜资本主义所赐。 新的生产方式在商品经济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胜 利,资产阶级国家正是这种胜利的政治表现形式,各 闰都以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向立宪制的治国 方式靠拢。 英国是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它的历史决定 了它会比其他国家更早使用新的生产方式。伦敦是世 界上第一个天然的贸易中心,各路商贾如蚂蚁逐蜜糖 一般云集于此,为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8世纪 ,通过占领印度,英国进一步巩同了自己海上霸主的 地位,开拓了新的贸易市场,并通过残酷的剥削让印 度为英国的发展提供推力。从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很 快便被注人那些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的产业,为它们的 扩张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果把资产阶级看成一个人,就会发现这个人的 性格气质、行事风格皆在英国成形。继英国之后,18 世纪末,法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人们习惯将 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当天当作变革的起点。事 实上,变革在半个世纪前就发生了。和伦敦一样,巴 黎是繁闹的贸易中心。嗜好奢华的王公贵族在不知不 觉问壮大了商人的队伍,他们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奢侈 品,这些钱纷纷落人商人的口袋。要知道在很长时间 ,巴黎的丝绸业和巴黎的裁缝都是整个欧洲宫廷社会 的供应商。每年俄国皇室都要从法国购买数千幅丝绸 和同等数量的成衣。英国女王也在自己的衣橱里塞进 上万件巴黎服装。 同时强大的中央集权也为英法两国的工业发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资本才得以在国 家中得到蓬勃的发展,此外它还为国际活动中的资本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这种保护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 冒险精神。 然而,同样是欧洲国家,德国就不具备这样的条 件,这就让人奇怪为什么同在欧洲,同是迎接资本主 义,德国要落后得多。曾有历史学家认为法国较先发 生革命是因为当时的法国政府比德国的更腐化更堕落 。这实在是愚蠢至极。恰恰相反,事实是“全体德国 人从30年战争开始就被糟糕的君主专制敲骨吸髓,折 腾得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气力掀起一场革命,也就不 能像法国人那样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对现实的绝望 让这个以务实著称的民族遁人想象的世界寻求安慰。 马克思·毛伦布莱赫尔的一段话颇能概括德国资产阶 级的特点: “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认为,他们不应在斗 争中,用暴力的方式,而应当用道义的和审美的,总 之用纯精神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世界观当 然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结果。如果说德国存在着现实 和理想的矛盾,如果说德国缺少对理想的实际追求, 那么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理想不是在德国的土壤中诞 生的,不是在德国的环境中成长的,而是依靠了法国 的影响才产生的。所以当法国的资产阶级不是通过道 德和审美的宣传,而是使用暴力来争取自己的权利时 ,德国的诗人和哲学家就胆战心惊地拒绝了法国的革 命,并长期处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