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讲为人之道/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

郦波讲为人之道/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
作者: 郦波|责编:王芝楠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90
折扣购买: 郦波讲为人之道/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
ISBN: 9787559830593

作者简介

郦波,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教师,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

内容简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清官 ,首推包公。 包公在临终前有一句遗 言非常有名。他说:“我包 拯的后人,如果有人做了官 敢贪污的话,除依国法惩处 之外,我们包家的家法也会 惩罚他:此人死后,绝不许 将其葬入包家的祖坟,我包 拯绝不认这样的子孙!” 这在中国古代,可以算 是处罚最严厉的一条家法了 。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意义 上的宗教,中国文化不信奉 鬼神,中国人崇拜的是祖先 ,不能葬入祖坟,意味着生 命丧失了最终的归宿,这在 古人看来就是最大的惩罚。 那么,包拯为什么要对 后人贪污者给予最严厉的惩 罚呢? 这是因为贪婪可以说是 人性恶的一面的本源。 人性本来是善良的,还 是恶劣的?这个问题自孟子 和荀子以来争论了两千多年 。 儒家亚圣孟子主张“人性 本善”,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三字经》开篇就说,“ 人之初,性本善”。但儒家 另一位大师荀子却主张“人 性本恶”,苟子的一个重要 证据是人“生而好利”,就是 说人贪婪的本性与占有欲是 天生的。当然,还有告子主 张的“人性本无善恶论”。 不论这个问题的结果如 何,对人性客观而理智的审 视却是我们为人立品的一个 重要的前提条件。 其实,人本来是一个矛 盾的综合体。人性中既有善 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试想,人性中若是没有 善的一面,你的心中为什么 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亲情、友 情与爱情的温暖?有些爱是 不用教的,是发自本能的, 这就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