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精)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精)
作者: [日]陈舜臣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精)
ISBN: 9787201163659

作者简介

陈舜臣(1924~2015) 华裔日本作家,生于日本神户市。在日本的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英语、日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三国史秘本》等。

内容简介

通过秦始皇推行的各种新制度,天下逐渐变成了一个整体。 都城咸阳发出的指令能遍及全国,统一的轮距更是能让人们驾着同一辆马车去任何地方。统一的文字则让普天之下都能看懂使者传达的诏书,也为皇帝的统治带来了便利。 其实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人们才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整体”。如果秦始皇没有出现,没有做到一统天下,恐怕中国就会变成如今欧洲的模样——由多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 三国时期、南北朝、金朝、元朝……中国历史中,分裂时期也许比统一时期更长,但经过秦始皇短暂的统治,“中国是一个整体”这一概念深深扎根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认为,夏族在西,夷族在东,所以西部的周族便是夏族,东部的商族便是夷族。公元前 1050 年左右,周武王向东部发起进攻,最终商朝灭亡。 以此学说为依据,我们可以推测周族并不是在商族没落后才崛起,而是与商族几乎同时并存的,且实力更胜一筹。还有学者认为,纵观历史,中国西部充满野性力量的新鲜血液曾不止一次地涌入东部。 虽然不知以“霸道”治国可以维系多久,不过秦始皇能够兼并六国也不是仅凭武力。秦国积蓄已久的实力才是最强大的依靠。商鞅贡献的政治力量,还有郑国这种异国技术员贡献的技术力量,都对增强秦国的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史书时,要留意这段历史是由谁写的。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两三年就灭亡了,所以撰写秦史者只有可能是后来的史官,而非秦国自己的人。而且秦始皇先后消灭了韩、魏、燕等六个国家,恨他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对秦始皇不利或者让他颜面受损的事,在史书中都是被刻意放大过的。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采取了许多对商人十分有利的措施:统一度量衡,让各地使用容积相同的量器,为商人做生意敞开了便利之门;统一文字,让各地的人能看懂同一封信,对商人也大有裨益;统一轮距,则让商人可以驾着同一辆马车走南闯北。 赵武灵王本来有可能在秦始皇之前统一天下,但他被活活饿死之后,赵国便因此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楚国原本也有能力争夺天下,后来也错失了良机。天下最终还是等待着秦国能有一个非凡之人实现统一大业。 秦始皇登基时还是少年,性格特点并不明显,但我认为他从小就有不同寻常的一面。谜一般的身世、纷乱的家事……能感觉到他把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在一边冷眼旁观。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人们期盼统一,也在促进统一。秦始皇若不是正好出现在这个时候,也许就不会有那么辉煌的成就了。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吧。 只要是有用的人才我都要用,才不管他是齐王的侄子还是谁。 如果不能为我所用,我就要杀了他。这就属于游牧部落那种利字当先的想法。秦国每一代的国君都和游牧部落的独裁君主非常相似,百姓也愿意接受统治者的独裁,并寻求统治者的指示。秦始皇也正能满足百姓的这种期待。 据《史记》记载,秦朝建国是由尉缭计划,李斯执行。尉缭是大梁人,他曾为秦始皇相面: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秦始皇这个人,高鼻梁,细长眼,有鸷鸟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处于穷困潦倒时能甘愿为人之下,得志时也容易反过来咬你一口。” 有人说尉缭姓尉名缭,也有人说尉缭是官衔名称。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还未可知,但《史记》称秦始皇非常中意尉缭,常让他陪伴在自己左右,准许尉缭的吃穿用度都和自己一样,并对对他非常谦逊。秦始皇为一个外来的大臣做到如此地步,但尉缭十分感谢秦始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的同时,仍觉得秦始皇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真有必要的时候搞不好还会对你卑躬屈膝。 卑躬屈膝并不代表这个人很老实,正相反,他若是得势就要“食人”。他可以向你下跪,也可以残忍地杀害你。他可以谦逊到尘埃里,也可以狠狠把你踩在脚下。想到这里,尉缭丢下一句“不可与久游”便想速速逃走,但是秦始皇又拦住他不让他走。 尉缭想逃走,一定是因为发现了秦始皇现在对自己客客气气,将来也有可能翻脸不认人。他或许还预感到秦始皇会因为这种特质,变成整个天下的统治者。 一提起秦始皇,人们便会下意识地想到万里长城,以至于容易误把整座长城当成秦始皇的杰作。其实,战国时代的各个国家都分别修建了城墙。此举一是为了明确本国的领土范围,二是为了抵御外敌。 例如燕国、赵国、魏国和齐国就沿着本国的边境线,修建了燕长城、赵长城、魏长城以及十分出名的齐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加固,或继续向北延伸。整修过的长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史记》称其“延袤万余里”。 从地图上来看,长城的总长度大概有 2700 千米。但长城有高低起伏,个别位置还有两三层,把这些都算进去大概就有 5000 千米了。在古代中国的 1 里约等于 500 米,那么 5000 千米就约等于1万里,由此看出长城的长度并没有被夸大。 1.跨越国界的视角,回归人性,把秦始皇当人看,而不是神!灭六国、大一统、筑长城、造秦俑……通过一本书,看秦始皇一介凡人,如何完成神级操作! 2.大秦穿越指南!实地走访+史料考证+文物佐证,真实准确地还原秦帝国从崛起到覆灭的每一步,全面展现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3.以故事说历史,轻松不乏味,通俗不晦涩,在碎片阅读中了解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