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精)
作者简介
伊斯特万?迪克(István Deák),哥伦比亚大学赛斯?洛荣誉教授,生于匈牙利,并在那里进入大学读书,后到布达佩斯、巴黎、慕尼黑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1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出版的作品有《魏玛德国的左翼知识分子》(1968)、《合法革命》(1979)、《**民族主义》(1990)、《文集:希特勒的欧洲》(2001)等。迪克还与扬?格罗斯以及托尼?朱特合作编写了《欧洲报复里的政治:二战以及战后余波》(2000)。他是匈牙利科学院的外部会员。
内容简介
只要深入研究,任何对“二战”中的民族道德所做的非黑即白的评价,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是的,希特勒和那些“ 坏家伙”败了,一个新的、*加文明的欧洲从往*的瓦砾和灰烬中重生。但是,在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与战场上的硝烟和**政治上的筹谋相伴相生的,是一出又一出意料之外的曲折命运,极具讽刺意味。《审问欧洲》正是从这个层面上讲述欧洲人亲历的“二战”,令作者伊斯特万?迪克(István Deák)脱颖而出,也令本书显得尤为重要。(诺曼?M.奈马克,序,Pi) 历史向来是不**的,即便如此,“历史”本身也许是众生寻求正义的*佳工具。但是,要发挥历史的这项技艺,就要准备好接*模糊不清和人类行为的不**。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理解*害者、肇事者和夹在中间的人所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尊重事实原本的样子。就这点而言,伊斯特万?迪克是大师级的工匠。每个研究“ 二战”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诺曼?M.奈马克,序,Pviii) 直到几十年后,我才明白,在这看似简单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的背后,隐藏着可怕的历史问题,那时我才心甘情愿拾起这个主题。事实上,在贝拉?斯托拉的悲剧里,我们发现了战时合作、抵抗和报复的诸多矛盾性。他和同伴到底为什么而牺牲?他们的目标值得这样的牺牲吗?……贝拉?斯托拉的一生和牺牲所纠缠的“职责”问题,给了我*多启示。在这起事件中,究竟有谁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又是向谁负责?上帝?**?**?正义?人性?……(前言,Px-xi) 一个政客,希特勒,加上一个民族,德国人,如何能够彻头彻尾地改变一整个大陆的面貌,这一点至今成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点,德国的力量其实比人们普遍认知中的要有限。拿犹太人为例,如果没有众多非德国籍欧洲人的热衷合作,纳粹分子不可能达成*终的清洗程度。反之,如果没有众多非德国籍欧洲人的反抗,那么多犹太人的存活也是无法想象的。……“二战”时的欧洲,没人能全身而退。……(导论,Pxxii-xxiv) 合作的问题,到了东欧就*是疑难杂症了,那里的侵略者和占领者不止一个,有心合作的人还要决定究竟为哪个占领者服务。有些人选择始终效力于一家,有些人根据局势权衡利弊,谁得势就效力谁,相较而言,后者的生存概率*高。但是也不能说得那么笃定,生存这档子事,*多靠运气,而不是靠奴性和阴谋这样的特殊天分。(第三章,P62) 总之,德国的盟友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犹太人问题,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能看出残忍与仁慈的交错,混合着犬儒主义和偶尔的人道主义考量,以及他们对彰显**主权的渴望。(第四章,P88) 匈牙利人的局促不安通过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体会,这个故事传遍了布达佩斯。匈牙利**对美国宣战,但接收信息的(美国)官员不是很了解欧洲的情况,故而问了几个问题。他问: “ 匈牙利是一个共和国吗?” “ 不,它是一个王国。” “ 那你们有一个国王。” “ 不,我们有一个上将。” “ 那你们有一支舰队。” “ 不,我们不临海。” “ 那你们有什么声索吗?” “ 有的。” “ 针对美国的?” “ 不是。” “ 针对英国?” “ 不是。” “ 针对俄罗斯?” …… “ 那你们的主张究竟是针对谁?” “ 罗马尼亚。” “ 那你们会对罗马尼亚宣战吗?” “ 不,先生。我们是盟友。”(第四章,P90) 参加抵抗运动,就不能相信别人,要躲藏、撒谎、威胁、勒索、抨击,必要的时候还要杀死可疑的人,哪怕他们曾经是你的朋友。下令的是你从未谋面的上级,你还没法确认真假,却要盲目相信来传达命令的特使。如果这个特使刚好是一名警察特工,那这份信任可能就放错地方了,一场悲剧就会上演。(第六章,P117) 据说,在德国统治之下,要保护一个犹太人的性命,需要大约25 个人的力量,这个数字不是夸大其词。在整个欧洲,数百万人都在偶然间参与保护过犹太人,或者至少没有向当局告发。但是,还有数百万乃至*多人,尤其是生活在*残酷的德占区之外的人,本可以这样做,却没有这么做。(第六章,P144) 总而言之,“ 二战”时期的武装抵抗既是道德的,也是不道德的。道德,是因为武装抵抗的对象是纳粹,不道德,是因为武装抵抗带来的浩劫与苦难。从*事角度来看,只有少数抵抗组织,比如南斯拉夫、俄罗斯和波兰的一些抵抗组织成长得足够强大,能让德*感到严重头痛。但是,如我们后面所见,战时的抵抗运动的确对战后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八章,P190) 而*糟糕的就是蔓延全欧的同情心和人性危机。大多数欧洲人都对犹太人、吉普赛人、宗派人士和***邻居的命运冷漠视之,不仅如此,还有数百万欧洲人参与了抓捕,或者至少从那些*害人的消失和死亡中牟利。确实也有很多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被迫害人士尤其是贵族子弟、知识分子、修女、牧师、警察和那些不愿意“ 同流合污”的人。但是,真正能够代表欧洲人的——或者是*能代表欧洲人的——仍然是这些人:随时准备把犹太同胞交给盖世太保的挪威警察,兢兢业业为纳粹占领者准备一份**“ 犹太人名单”的荷兰官员,一接到当局电话就毫不迟疑地奔赴铁路站的匈牙利医生和助产士,他们火急火燎自然是为了当局承诺的加班费,*是为了在等待驱逐的犹太妇女身上寻找藏起来的珠宝。还有一些国营铁路公司把犹太人和其他被驱逐的人运送到东欧集中营和死亡集中营,他们把这些犯人塞进家畜用小车,却收着游客团的费用。如果真的有欧洲的火车司机为了逃避把人当货物一样运到集中营或死亡集中营而告病假呢,那人们可能会好奇,这样的司机又有多少呢?(尾声,P241) 简而言之,在**的欧洲,旅行和生活,就跟在美国、加拿大或巴西旅行和生活一样。论起这一切的进步,战后美国在欧洲政治、经济和*事上的存在居功至伟,但战时抵抗组织的年轻男女也功不可没——或许还要得益于一些合作者的努力——他们曾梦想打造一个崭新、统一和*好的欧洲。(尾声,P245) ----------------------- 第八章 自由战士还是恐怖分子 ——抵抗和报复的案例研究 我们此处选取了三个互为独立的武装抵抗行动,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法国,还有一个在当时的匈牙利境内,如今属于塞尔维亚。之所以这样选取,是因为考虑到意大利和法国的抵抗和报复已经广为人知,文献翔实,可以给感兴趣的人提供*多读物,而第三个惨剧在西方几乎无人知晓,研究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一窥反法西斯斗争和种族政治冲突之间的纠葛。这三个行动分别是:1944年3月,***游击队在罗马的拉塞拉大街(Rasella)**袭击德国*警,作为报复,*卫*在阿尔帖亭洞窟(Ardeatine C**e)处决了335名意大利平民;1944年6月,法国反纳粹游击队员在诺曼底登陆期间协同*击德*,作为报复,*卫*士兵在法国中西部的格拉讷河畔奥拉杜尔(Oradour-sur-**ane)实施了大屠杀;1941年末,塞尔维亚游击队员向匈牙利士兵零星开火,当时的匈牙利是德国盟友,占领了南斯拉夫北部的巴奇卡地区(Bachka),作为报复,匈牙利*队和宪兵队屠杀了至少3000平民。当然,“二战”期间还有成千上万起类似的游击队袭击和德国或非德国的报复。两个德国的例子,再加上一个匈牙利的例子说明,不光是德国,还有德国盟友,都会遭*他们所称的恐怖袭击,作为应对,他们会实施反恐行动。 注意,虽然参与游击队行动的犹太人占比很少,但犹太人群体遭到的报复却是*严厉的。1941年,在俄罗斯,*卫*特别行动队(SS Einsatzgruppen)*毙了大约100万犹太人,大多都是儿童、妇女和老人,罪名是进行“土匪”和其他“恐怖主义”行为。在这三起事件中,大量犹太人被杀,至于他们是否**无辜,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德国*卫*有关的两个案例中,数百无辜平民被射杀或活活烧死,罪魁祸首却没有*到当局的审判,而在第三个匈牙利的案例中,事态发展在“二战”中显得有些特别,大屠杀的*事指挥官在战争期间被本国*事法庭审问和判刑。不过,*重要的被告人还是可以——或者说获准——逃到纳粹德国。有一个莫大的讽刺,在奥拉杜尔实施大屠杀的人在战后并没有*到法国实际的惩处,而战后南斯拉夫北部的无辜匈牙利民众却被铁托政权大规模杀害和驱逐。 拉塞拉大街和阿尔帖亭洞窟 如我们所知,1943年7月,同盟国*队登陆西西里岛,随后墨索里尼的追随者逼他辞职,不久,墨索里尼被捕。虽然意大利国王和新**彼得罗?巴多格里奥元帅(Marshal Pietro Bado**io)表面上还在继续战争,私下里却在和同盟国秘密协商,1943年9月达成停火协议。国王和他的**逃亡到意大利南部,投奔同盟国,留下*队和**机构群龙无首,无人发号施令。 德*进行了出色的反击。德国派出小股部队,规模不大,但果断坚决,盘踞在意大利半岛、巴尔干半岛、希腊以及法国的庞大意*被他们解除武装。另外,德国空降兵还解救了墨索里尼,随后墨索里尼决定在意大利北部组建起所谓的萨罗共和国(SalòRepu**ic)——一个傀儡政权,然而也并非**不得人心。接着就是一场内战,在意大利游击队(其中很多都是***)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共和国部队之间展开。尽管意大利王国对德宣,但他们想简单几步就解放这个**,还是天真了一些,为此所做的努力也败北了:罗马到1944年6月4*才解放,意大利北部一直到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的前几天才解放。同盟国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良机。*好的一次机会是在1944年安齐奥登陆后,那时安齐奥(意大利城市)和罗马之间没有一支德国部队,个别美国*官能开着吉普进入永恒之城(罗马城的别称)。但是美英的坦克没有接到命令向前挺进,而是困在了海岸附近的一个大型隘道。 在罗马,有三支主要力量在开展大量反纳粹抵抗运动:保守的君主主义者(巴多格里奥),温和派(基督教社会*、社会***),***及其盟友社会*。君主主义者支持重建战前的**,但要把法西斯*剔除在外,温和派想要**,而***和左翼社会*希望来一场社会革命。不过,各方都接*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证明意大利无罪,或者至少要弥补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旧称)和巴尔干半岛犯下的罪行。抵抗运动的主力是***,同盟国在安齐奥登陆后陷入艰苦鏖战,便对游击队施压,让他们去*打德*,在盟*的激励和助长下,***甘冒风险。 **次重大的游击队袭击是由***策划和执行的,他们注意到,有一支德国*警连队每天都在罗马中心行进,穿过窄小的拉塞拉大街,而且总是在同一时间。奇怪的是,这支纵队在到达拉塞拉大街的时候总是唱着同一首歌。这些*警都是从提洛尔征召来的,提洛尔属于意大利,但当地人却说德语,在1918年之前都还是奥地利公民,两次战争期间是意大利公民,现在又成了德国公民。(现在,提洛尔南部居民是意大利公民,当地享有相当程度的**。)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在罗马的德国人很少:盖世太保和*卫*在那里只有象征性的部队,德国*警只有两支连队,总计400人。 1944年3月23*,游击队员伪装成环卫工人,在一个垃圾车里面藏了一枚**,****导致33名德国*警死亡,数百人*伤,几名士兵终身失明。在随后的混乱中,不知所措的德国士兵向隔壁建筑开*,导致一些平民伤亡。值得注意的是,全部16名游击队员毫发无伤地逃走了,没有一人被抓。 德国进退维谷,现在该怎么做?他们考虑了三个选项。希特勒建议对袭击发生区域进行大规模报复和摧毁。南部战场总指挥阿伯特?凯塞林元帅(Generalfieldmarshall Albert Kesselring)建议以命偿命,为每一名死去的德国士兵处决10名意大利人。德国驻罗马外交官倾向于不要实施报复,主要是因为德国驻守这个城市的兵力薄弱。 凯塞林的建议被采纳了:每一名死去的德国士兵,就拿10 个意大利人的性命来偿。*卫*驻罗马的负责人赫伯特?卡普勒中校起初希望只处决死刑犯。结果只找到4 名意大利死刑犯,所以目标群体不得不扩大,就把政治犯、普通刑事犯、拉塞拉大街围观的人、意大利战俘(包括一名将*)和78 个犹太人都算进去了——他们辩称反正犹太人怎么都已经被宣判死刑了。罗马的民众开始谴责游击队的袭击,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Pope Pius XII)尤其愤怒,他认为这是对圣城的*击,是在为***接管政权做准备。但至少教宗还试图去帮助*卫*选中要处决的人。不幸的是,在他的斡旋调停下每获释一个人,都有另一个无辜的人被捕。*终,335 名意大利人在罗马郊区的阿尔帖亭洞窟被杀死,行刑的是*卫*里未经训练、没做好准备的士兵,还喝得醉醺醺,场面惨不忍睹。 德国的报复还是起了作用的。罗马的抵抗运动从此式微,一直到战争结束。自那时起,德国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挟持人质(随后射杀人质)以及报复被《海牙公约》认定是**合法的,多少令人意外的是,连美国所**的1948 年纽伦堡审判也认定其是合法的。[ 参见*事行动的东南欧战场,陆*元帅威廉?利斯特(Wilhelm List)。]卡普勒在1948 年被意大利法庭判了终身监禁,但1977 年他的妻子偷偷把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虚弱的卡普特藏在一个大箱子里从监狱偷偷救出来。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一些狱警帮助了她。她带着他去了德国,在那里他很快就去世了。卡普勒的副手埃里希?普里克(Erich Priebke)上尉的一生就*加惊险刺激,2013 年他以100 岁高龄在罗马去世的时候,他的故事就公之于众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幸存下来活得*久的德国战犯。战后,普里克逃到阿根廷,在那里成了一个屠夫,用自己的名字生活,又用重新生效的德国护照去了一些地方,包括意大利。1995年,让德国人和其他**人民大感意外的是,他被引渡到意大利,接**事法庭的审判。不过,法庭释放了他,理由是他后来一直行为规矩,结果引发强烈抗议,尤其是意大利的犹太人组织,导致他再次被捕。他又*到*事法庭的审判,并*终被判终身监禁,不过由于他年事已高,就只是软禁了。这种监禁应该不是很严苛,因为他还能定期在两名警察的监视下离开软禁的屋子。他自己从未为任何罪行感到愧疚,甚至连额外多杀了5个人也无异样的感觉。当时33名德国士兵的死需要330名意大利人的死来补偿,不过由于笔误,有335人被带到洞窟。普里克担心如果把多出的5个人释放了,他们会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就把这5个人也杀了。这样的辩词站不住脚,因为普里克接到的命令是只处决意大利公民,结果里面有一个囚犯其实是德*逃兵,所以就把这个德国人给放了。 普里克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游击队袭击的一个恼人困境。德国*警都是征兵来的,他们不是主动选择了自己的部队,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从前犯过战争罪。这些警察的国籍也不是自己选择的,先是奥地利人,然后变成意大利人,之后又是德国人,他们的国籍是因政局改变而被强加于身的。 *大多数大屠杀的*害者都与意大利抵抗运动无关。游击队应该知道抵抗会带来残忍的报复。普里克和卡普勒在盖世太保总部就折磨过无辜民众,但那些行为与阿尔帖亭洞窟大屠杀没有联系。普里克下令多杀了5个额外的人,他有罪,但如果换个*事指挥官,处在他那个位置上,又有多少人会有不同的举动呢? 就算挟持人质是合法的(现在已经不再合法),现在也不清楚为什么阿尔帖亭洞窟的*难者通常被称为人质。传统上来说,在被占领的城镇,占领者会从备*尊重的人当中选出人质,以防止占领者*到*击。不过,这里的暴行是一种报复行为。另外,战后的纽伦堡法庭也没有试着去厘清一个问题:如果以命换命,多少人质偿一名被杀士兵的命是“合法的”,5换1,10换1,还是100换1?在“一战”期间,通常游击队每杀死一名德国士兵,只有少量人质会遭处决。但是,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少会处决10个人,在塞尔维亚,死一个德国士兵,就有50个平民被绞死或击毙,死一个德国*官,被杀平民数就上升到100。 阿尔帖亭洞窟大屠杀在道德上还是站不住脚的,但占领*面临的困境让他们难以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事实上,为了报复德国士兵在俄罗斯、波罗的海**、波兰和巴尔干半岛被杀,德*处决了千千万万人。我们知道,比起这样黑暗的记录,盟*甚至苏联红*的行为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从一个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角度来看,拉塞拉大街行动也不是徒劳无功的。这次行动加深了意大利*害者的形象,而不是一个罪魁祸首的形象。这样的宣传路线在意大利的外交政策、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得到了延续和利用,效果很好,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Rossellini)在1945年拍的一部**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e,Open City)和很多其他战争电影就是很好的证明。 时至**,意大利的右翼和左翼还在辩论参与**袭击的游击队员是否应该向德国当局投降,这样也许能避免335人的大屠杀。不过,很有可能即使他们主动自首,报复还是会发生,不管怎么说,也没有人呼吁他们投降。 用**炸死德国警察的一对游击队夫妇卡拉?卡波尼(埃琳娜)[Carla Capponi (Elena)]和罗萨里奥?本蒂韦纳(保罗)[RosarioBentivegna (Paolo)]在战后的意大利被尊为英雄。他们*终当上了***议会的二把手。如果有人批评他们的行为,这对夫妇往往会回应说,如果不肯冒着无辜平民被杀的风险,武装抵抗根本成不了事。有一个激进的理论是这样的,“你不先打碎一个*蛋,是做不出煎蛋卷的”,这个理论就把***和非***的抵抗者区分开了。有些人选择不那么致命的行动手段,就会背上低效甚至懦弱的指责。 战争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燃了战争? 本书不希望给你一个答案,只希望与你一起思考,一起审问欧洲! 审问欧洲,审问的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而是历史。历史即使没有正义,也是寻求正义的*好工具。每个对“二战”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战争中的强弱、胜败,以及法律和道德意义上是非、对错,都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基于生存本能和利益权衡,大到**、民族,小到家庭、个人,在战争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都是变化多端,而没有**的公理或正义可言。所谓朝秦暮楚、身在曹营心在汉、见风使舵、两面三刀,告密、背叛、出卖、投敌,等等,既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社会的危机。政治上对立的阵营,民族间由来已久却并非渊源有自的仇恨,极权的疯狂和灭*人性的残酷,芸芸众生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茫然无所适从的哀鸣或者山呼,詈骂或者幽怨……在动荡、战乱的世界里,穷者无安身之所,达者无立命之地,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本书特色在于: (1)作者作为二战的亲身经历者,以及欧洲史、二战史的研究专家,对二战时期及战后的历史事件、人物一一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入木三分的剖判,在如此沉痛的话题下隐藏的心愿无非是和平,以及“一个崭新、统一和*好的欧洲”! (2)既往学者和欧洲各国人民,针对战争罪行竭力为自己辩护,在战争的胜利以及取得胜利的英勇斗争方面却极力给自己脸上贴金。作者跳出这一“罗生门”式困境,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以及*后的胜利都是所有人的“责任”,和平与团结、发展也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应该被审判的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而是历史;值得被期待的也不是谁之正义或何种公理,而是未来。正如本书评论者、**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所言:“还有*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无论是在大西洋的彼岸(欧洲),还是此岸(美国)。” (3)本书的写作,缘起于作者的一位亲人(其姐夫)在战争中的抵抗斗争及其导致的结果。这段真实的故事使作者感到的道德困惑,不亚于**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虚拟的经典案例:一个年轻人到底应该上战场保卫**,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年老的母亲?作者以历史学家的立场和眼光,思量了同样的哲学问题:在战争与人性面前,何谓责任?何谓恰当的行为?这几乎是无解的问题,然而它就像战争一样——战争摧毁了人的身体和物质环境,战争造成的道德困境摧毁了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正如本书序作者诺曼?M.奈马克教授所言:“迪克的作品背后有着强烈的道德热情。”也许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历史中,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热情——对于真理的探寻所必要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