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语文课2:群文教学课型创新与网课实践(大教育书系)

更美语文课2:群文教学课型创新与网课实践(大教育书系)
作者: 王君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30
折扣购买: 更美语文课2:群文教学课型创新与网课实践(大教育书系)
ISBN: 9787570225293

作者简介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之一,全国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现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并受学校委派于广东清澜山学校任首席语文教师。首倡“青春语文”教学理念,创建“语文湿地”教研平台,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已出版《更美语文课》等著作20多部。

内容简介

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刘恩樵 读完“青春语文”倡导者王君编著的《更美语文课2》书稿,正是2020年的5月4日,在青年节这天,网络上被《后浪》刷屏了。我的心里忽地将“青春语文”与《后浪》对接了起来,我觉得用《后浪》中“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来表达我阅读此书稿的感受太恰当了。《更美语文课2》中,十多位老师关于“群文阅读”“文本特质”“课型创新”的对话式研讨,让我真诚而自觉地向“你们”在语文教育“专业”发展之路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态度”致以崇高的敬意。 “你们”是谁? 请允许我将《更美语文课2》中参与研讨的诸位的闪耀着青春光芒的名字列出来,这是我向“你们”致敬的一种方式:孙秋备、司艳平、卢望军、曹静、陈晓东、张娟、俞春霞、陈海波、于修影、张敏、杨晶晶、夏海芹、戴攀峰、石忠冕、陈海亮、郑喜微、陈荔、魏志强、纪丽娜、王俊芳、梁海燕、李雪兰、史丽芬、陈净净、周忠玉、罗云斌、熊幸、胡金辉、陆艳、杨青、时慧慧、李红玲、温德斌、朱凌鹏、李雪兰、徐敏红、刘艳红、谢德志、张绪凤。“你们”中每一位都是语文教学一线教师中青春中的青春,先锋中的先锋。“你们”所讲述的语文,就是你们的作品;“你们”所热爱的语文,就是你们的生活;“你们”所追寻的语文,就是你们的境界。《更美语文课2》就是“你们”在语文之路上采撷到的即将奉献给读者的又一硕果。 “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王君是“青春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她还是引领者。在我看来,王君是一位青春永驻的语文人,她以青春引领青春,以激情焕发激情,她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王君老师开辟语文湿地,让一群语文幸福鸟快乐栖息;她创建青春教师成长学院,成为一批语文追梦者的摇篮;她以青春语文的名义运筹名师工程,使一帮语文才俊担纲挑梁。因为王君,因为青春语文,“你们”形成了“王君们”。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大地上,我觉得应该关注一下“王君们现象”,她的意义在于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民间推动的样本,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我向“王君们”致敬! “专业”在哪? 读罢《更美语文课2》,我真的感佩“王君们”在群文阅读教学方面做出的积极可贵的探索,同时,更欣喜于这本书对一线教师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价值。“王君们”在做语文教学的专业性研究。 《更美语文课2》中的关键词是“群文阅读”“文本特质”“课型创意”。这些都是当下语文教学在学科专业研究进程中的新视野、新策略与新方向。应该说,“文本特质说”是王君对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贡献。文本特质说对于指导一线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课型创意是王君语文教学的一贯风格与神奇魅力,也是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传统无趣的教学设计的一种警醒,更是对呼唤创新的时代教育的一种呼应。王君与他的青春语文团队在《更美语文课2》中将“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意”两大语文教学新方略融进“群文教学”中,从而将“群文教学”推上了一个全新的知行高度。关于群文教学的理念是可实践可操作的理念,其方法也是有理念的方法。这是有探索性的研究,这是有专业性的成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凸显案例研究,以一线教师的群文教学课为例,以平等互动式对话研讨为方式,以“专业”为基准,让“专业”渗进课堂,让“专业”的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教学力,在一线教师的眼前展开了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在群文教学中融合运用的美丽图景,让你有“一本在手,践操无忧”的畅快。 说到“专业”,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在《更美语文课2》中,读者还可以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可靠性路径,这就是“专业发展共同体”,具体而言,就是“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之所以“可靠”,意思是说,像“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这样以“专业”“精神”与“梦想”凝集而成的学习共同体是“真”的,是“铁”的,是“硬核”的。 我向“王君们”的专业致敬! 1、专业性。特级语文名师王君领衔一线教师,带你全程参与备课、研课、上课、评课。 2、实战性。一切为了课堂,一切围绕课堂。从备课环节开始,如何备课,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课后点评,对课例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3、实用性。让你知道好的课堂好在哪里,差的课堂差在哪里。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问题,从他人的经验中补足自己的缺陷。所有方法都接地气,简单、好用。 4、经典网课课堂实录,满足疫情下教师们的线上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