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谈杜拉斯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和《印度之歌》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层层记忆与你的书写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的回忆如电光石火,如此强烈,强烈到非笔墨 能形容。这样才更好,你不觉得吗? 印度支那的童年是你想象力不可或缺的参照。 童年的强度是永远也比不上的。司汤达说得对: “童年是无止境的。” 你最早的回忆是什么? 我生命中的前几年,都离群索居于台地和雨、茉 莉花、肉的气味之间。笼罩着我们的大自然令人窒息 ,我们这些孩子觉得印度支那恹恹的午后,好似蕴藏 着向大自然挑战的感觉。 神秘禁忌的氛围重重压着丛林。我们喜爱那段时 光。那时我和大哥还有二哥时常去探险,解开缠绕不 清的藤蔓和纠结的兰花,随时都会遇到蛇,或者…… 撞上老虎吧?我们冒着随时碰到未知威胁的危险。我 曾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花了很长篇幅提到这些 。 这超凡的静谧,这难以形容的温柔,环绕着我, 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我经过村外检疫站附近的时候,当然也会谴责上 帝.这儿的死亡气息四散弥漫,沿着我们住的暹罗边 界山坡飘荡。时至今日我依然可以听到那些人的笑声 在耳边回响,那见证顽强生命力的笑。 经过了这么久,你如今对越南与印度支那有何印 象? 印度支那是荒诞世界的心脏所在,杂沓纷乱的谵 妄、悲惨、死亡、疯狂和生命都积聚于此。 你在书中和电影里所重建的远东,是一个没落的 、倾颓的远东。不知真实程度如何? 我在那生活的时候殖民主义方兴未艾,从我回法 国以后,就再也没回去过。。何况,所谓写实主义的 真实性与我无关。 你是说法语和印度支那语长大的。这种双语经验 对你有什么影响?如此遥远的欧洲文化对你的成长有 何帮助? 我在多年间,都一直压抑着这种生活的绝大部分 。接着,倏忽间,极其粗暴地,我生命中前十二年所 经历的种种,不知不觉地就回来找我。我整个重新活 过一遍,苦痛、恐惧、阴暗的丛林、恒河、湄公河、 老虎,还有在路边挤成一团、准备去取水的麻风病患 ,他们把我给吓坏了。我心想:我的老家印度支那已 经展开报复了。 你很小就习惯四处漂泊、搬家和城市迁徙。 因为我父亲是殖民地公务员的关系。我小时候从 来都不会注意看房子,向来无须留心房子里面的东西 或家具。何况,我全部都很熟,我可以闭着眼睛,跟 动物一样在黑暗中来去自如。有些地方我还记得,我 们受不了大人的时候就会到这些地方避难。从那时起 ,我就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地方,我永远都到不了那个 我想去的地方。是的,我过着流浪的生活,你要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