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贵州科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一口气读懂周易
ISBN: 9787806629222
第二节 神奇卦象,演绎易变 前世今生,易道久远 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易》、 《归藏易》和《周易》,是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易》是夏朝 的占筮书,《归藏易》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现今, 《连山易》和《归藏易》均已失传,历史文献中只记录有其书名,而流传下 来的只有《周易》。 《周易》这部书比世界任何一部书写作时间都长。有“世历三古,人历 三圣”之说。据说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当时没有文字,伏羲为了和别人沟 通方便,就画一些符号来记事或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些符号,经过不断演化 就是后来的八卦。这时的《周易》就是八个符号图。 从伏羲时代跨过两三千年以后,到了周朝。当时,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 起来,关在大牢里面。文王没有事干,就研究起八卦来,把八卦推衍出六十 四个卦象,也就是说文王把八个符号图变成了六十四个符号图,这就是八八 六十四卦的由来。后来文王的儿子周公为这些符号图分别写了一些文字添了 上去。文王的符号加上周公的文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周易》古经。由于 古代宗法讲究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没有单独提到周公。 又过了六七百年以后。因为《周易》古经一般人不能很好理解,这时就 先后有人研究起《周易》来,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写成了一些文章,用来进 一步解释《周易》,其内容偏重于易理哲学。最后,这些文章经过孔子和他 的弟子们修订、汇编成十篇文章,叫《易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 十翼”。所以,可以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易传》作者。 到了战国后期,儒家学者将文王《周易》和孔子《易传》合称为《易》 ,并推崇为儒家典籍“五经”之一,因此也叫《易经》。至汉代,经学兴起 ,《易经》被汉儒列为儒家众经之首,人们进一步研究解释《易经》,由此 而衍生出来一门学科称为易学。 时至今日,易学历时千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有数术派、象数派、义 理派等。简单地讲: 象,是以客观的方式,解释宇宙事物。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人事道理。 数,是以度量的方式,演绎人事变化。 特色体系,彰显神奇 《周易》由两部分内容组成:《易经》和《易传》。 《周易》是一本个性十足的书,它不同于一般古籍,这也是《周易》“ 奇”之所在。一般古籍,如《论语》等书一上来就是叙事、讲道理,我们也 比较好理解其内容是讲什么,但《周易》不是这样的,它有自身的一套体系 ,不了解《周易》符号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就很难理解其内容。 简单来讲,《周易》是六十四个卦,每个卦有卦象、卦名、卦辞、爻象 、爻辞。卦有卦序,爻有爻序。通行本乾排第一,坤排第二,其他类推,这 就是卦序。 卦象、卦辞:卦象就是每卦图形,六十四个卦象分别阐述六十四类社会 事理。每个卦象对应一句解说的卦辞,讲本卦的总态。爻象、爻辞:每个卦 象由“一”和“— —”按六个一组,排列而成,排列顺序从下到上,用“ 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称九,“— —”称六。也就 是说,每个卦象有六个爻象,分别代表六层含意。每个爻象对应一句爻辞, 讲本卦的具体变化和细节。 比如乾卦,六个“一”自下而上排列,这就是卦象;“乾”是卦名;“ 元亨,利贞”是卦辞;最下面的“—”为“初九”,“九”是阳爻的代称, “初”表示爻序第一;“潜龙,勿用”为初九的爻辞,其他爻类推。 再如坤卦,六个“— —”自下而上排列,这就是卦象;“坤”是卦名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是卦辞;最下面的“— —”为“初六”,“六”是阴爻的代称 ,“初”表示爻序第一;“履霜,坚冰至”为初六的爻辞,其他类推。 卦辞和爻辞统称为筮辞,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比 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 有关爻位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1 爻位。 一卦有六个爻,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初爻、三爻 、五爻为阳位,二爻、四爻、上爻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得 位,或称当位、正位、位正。反之,为不得位,或称失位、未当位、位不正 。五爻为尊位。居尊位,象征人居帝王之位,属旺势。五、上爻为天位;三 爻、四爻为人位;初爻、二爻为地位。初爻、三爻、五爻为地、人、天之正 位。 2 三才之道。 三才指天道、地道、人道,即天、地、人。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由六个 爻组成,五爻、上爻代表天,三爻、四爻代表人,初爻、二爻代表地。这说 明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和规 律。《周易》实际上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 3 爻位刚柔。 阴爻在阳爻之下,成为柔者顺从刚之象,如女人顺从男人、臣民顺从君 主等,柔从刚。阴爻在阳爻上面,是柔者欺刚之象,如女欺男、臣欺君等, 柔乘刚。一卦六个爻,如下面五个爻为刚,上面一个爻为柔,刚制柔。反之 ,柔制刚。 4 相应和不相应。 所谓相应是指阴爻与阳爻相对应,即阴阳对应。在六爻中初爻与四爻、 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叫相应。如果两个阳爻处在初爻和四爻的位置上叫 不相应,同样,两个阴爻同时在二爻、五爻的位置上,也不相应,或者叫阴 阳不和。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