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哈拉尔德·耶纳(Harald J?hner),资深媒体人、文化批评家、文学博士。自1997年起任职于《柏林日报》,从2003直到2015年担任该报的文艺副刊总编。此前他曾是《法兰克福汇报》文学版的自由撰稿人。自 2011 年以来,担任柏林艺术大学文化新闻系荣誉教授。2019年出版的《狼性时代》获该年度莱比锡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奖。 ◎ 译者简介 周萍,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后留学德国并获企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曾就职四大担任审计工作,之后常年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之一的空中客车德国公司,因阅读而爱上翻译,目前在德国宇航界就职。 ◎ 审阅者简介 丁娜,北京大学西语系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德国慕尼黑大学硕士、博士,代表译著:《寻访行家》(合译)、《德意志之魂》(合译)、《背对世界》、《西方通史》(第一卷)、《应许之地》等。
内容简介
★ 决定未来冷战格局的关键十年,理解今日德国的历史根源 尽管冷战的“正式”开始时间是1947年,但从1945年德国战败的那一刻起,美苏阵营的对峙就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理解冷战的开端和今日的德国,就要理解1945—1955年这关键十年。 ★ 普通德国人在满目疮痍的战败国度,从废墟、贫困、无序及颠沛流离中重建日常生活 从废墟瓦砾中重建家园的普通老百姓,因战争而颠沛流离的回归者,从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努力支撑一家生计的母亲,贴补家用的孩子,甲壳虫汽车厂工人——这些人胼手胝足重建德国,重建和平年代的日常生活。 ★ 一个掀起世界大战、背负大屠杀罪孽的民族,挣扎于战争责任、罪恶感和耻辱感之间 面对发动侵略战争、执行大屠杀的罪责,德国人既坚定地接受盟军的再教育,在文学和艺术中批判法西斯主义,在生活中去纳粹化,却又对历史记忆沉默以对,在战后的困顿生活中自认为希特勒的受害者,以此推卸逃避战争责任。 ★ 通过大量日记、信件、文学、艺术,展现普通德国人在十年间经历战败、重建、和平、冷战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 ★ 2019年莱比锡书展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入围坎迪尔历史奖和巴美列·捷福獎短名单。《新政治家》《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电讯报》《爱尔兰独立报》年度ZJ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