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红楼梦(上下嵌式阅读)/部编版指定阅读书系
ISBN: 9787514361087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日姑苏,有城 日闾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 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 ,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 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 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 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 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 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 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 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 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 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 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 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 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 “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 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 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 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 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 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 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 ,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 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 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 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 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 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 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 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 历来风月故事更加琐碎细腻了。”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 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 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 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 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 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 “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 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 “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 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 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