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40
折扣购买: 金蔷薇
ISBN: 9787544798068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Георгиевич Паустовский,1892-1968) 苏联抒情散文大师。青少年时代在乌克兰基辅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游走天涯,体验过多种职业,将五光十色的经历凝练为写作素材。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中浪漫主义的诗心,在寒冷的时代呼唤人性,被称为“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1965年至1968年,连续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简介】 戴骢(1933-2020) 俄苏文学翻译家。江苏苏州人。1956年开始发表译作,译有屠格涅夫、蒲宁、左琴科、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等多位俄语文学大师作品。获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珍贵的尘土 这则关于巴黎一个叫让?·?夏米的清扫工的故事,我是从哪儿知道的,已不复记忆。夏米是靠替一个街区的工匠们打扫作坊挣钱糊口的。夏米住在巴黎郊外一间窳陋的窝棚里。本来我完全可以不惜笔墨,把这个郊区的景色绘声绘色地描写一通,可是这会把读者引离故事的主线。不过有一点我看还是值得旁涉一笔的,那就是巴黎郊外那些古堡的壁垒直到今天还保存得完好无损。而在这则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些壁垒还淹没在金银花和山楂等杂树丛中,是野鸟营巢栖息的所在。 清扫工夏米的窝棚歪歪斜斜地搭在北面那堵壁垒的脚下,同洋铁匠、鞋匠、捡烟头的和叫花子的陋屋为邻。莫泊桑当初如果注意到这些棚户居民的生活,那么大概还会写出几篇杰作来。说不定这些作品还能给他无可动摇的荣誉再增添几顶新的桂冠。遗憾的是,除了暗探,外人谁也不到这种地方来。即使暗探也只有在搜索贼赃的时候才会来。邻居们给夏米起了个绰号,管他叫“啄木鸟”,据此可以想象得出他是个瘦子,鼻子尖尖的,帽子底下总是戳出一撮头发,活像鸟的冠羽。 让?·?夏米当年也过过一段好日子。在墨西哥战争期间,他在“小拿破仑”的军队里当兵吃粮。夏米可说是命大福大。他在韦拉克鲁斯得了严重的疟疾。于是这个病号还未打过一仗,就被遣送回国了。团长借此机会,托夏米把他的女儿苏珊娜,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带回法国。 团长是个鳏夫,所以不论到哪里都不得不把女儿带在身边。可这回他决意同女儿分离,把她送到鲁昂的姐姐那儿去。欧洲孩子受不了墨西哥的气候,闹不好就会丧命。何况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杀机四伏,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夏米回返法国途中,大西洋上溽暑蒸腾。小姑娘终日一言不发。即使看到鱼儿从油汪汪的海水中飞跃出来,她脸上也没有一丝笑意。 夏米尽其所能地照料苏珊娜。他当然知道苏珊娜期待于他的不仅是照料,还有抚爱。可是他这个殖民军团的大兵能够想出什么抚爱的方式呢?他能用什么来叫小姑娘开心呢?玩骨牌?或者唱几支兵营里粗野的小曲?但又不能老是这样同她默默相对。夏米越来越经常地捕捉到小姑娘向他投来的困惑的目光。他终于决定开口,把自己的身世讲给小姑娘听。他讲得虽然凌乱,可是挺详细,连拉芒什海峡岸边那个渔村的好些细节,诸如流沙、退潮后的水洼、乡村教堂那口有了裂缝的破钟、他那给邻居们治疗胃灼热的母亲,都想了起来。 夏米认为这些回忆中没有一丝一毫东西能够使苏珊娜开心起来。但叫他感到奇怪的是,小姑娘居然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没完没了地缠着他把这些故事讲了又讲,而且还要他讲得一回比一回详细。 1.一部感性的文学创作指南。 苏联散文名家帕乌斯托夫斯基代表作。18篇随笔,追忆世界文学大师的奇闻逸事,抒发阅读与写作的真知灼见,探寻民间语言和文化的幽微之美。启发我们,从微末中感知诗意、提炼美好。 2.几代人悲喜与共的枕边书。 文学札记包孕深切人文关怀。简约抒情的篇章,如一朵朵金蔷薇,献给平凡而可爱的人、岁月、生活,伴我们度过漫漫长夜。 3.名家译本,详尽解读 俄苏文学翻译名家戴骢口碑译本,译笔古朴典雅、清新蕴藉。收录详尽译序与注释,创作背景和文化要素全解析。 4.雅致装帧,艺术珍藏。 精选6幅油画,高清彩印,充分诠释文字之美。封面专色印刷,蓝色渐变,淡雅烫金,配蔷薇色书签带,如朝霞晕染天际,呼应作家称号——“善于发现世间曙光的人”。圆脊精装,顺纹纸张,翻阅流畅,平摊手握均舒适。纸色温和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