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精神分析引论
ISBN: 9787555015178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讲 导言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熟悉心理分析,无论是从阅读或从 八卦中得知的。但是在这里还是要从“精神分析引论”这 个讲题人手,我有义务必须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因为大家 并不知道这门学科,让我们从*基本的内容讲起。 我可以肯定地说,假如各位知道精神分析是治疗神经 错乱的一种手法,那么在这一点上,我可以给大家举例, 来说明这种治疗的过程与医疗法则是正好相反的。通常当 我们给病人介绍一种医疗技术时,总有一种奇怪举动—— 针对治疗,尽量缩小可能出现的困难,给病人*多的信心 与承诺。然而,当我们用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人时,我们 的过程是**不同的。我们在面对病人时,要对患者说明 方法难度、时间长度、本人的努力甚至牺牲,这一切须由 患者来配合与承担。我们告诉病人,治疗结果如何,很难 做出明确的承诺,结果取决于患者的行为、他的理解、他 的适应能力以及他的毅力。当然我们的行为来自于杰出的 动机,似乎有点悖谬。这其中缘由也许会在以后的讲解中 得以了解。 各位可别生气,刚一开场,我就把各位当作精神病患 者那样来对待。坦白说,我应当劝阻各位下次不要再来听 我的课。这样做的意图,是因为我要提出的是精神分析教 学,有不完善的地方,然而又必须涉及,而且在座的各位 对精神分析内容很难做出自己个人的判断。我要对你们说 ,从总体趋势来看,你们以前所*的教育、你们的习惯、 你们的心理偏好都不可避免地反对精神分析,为了克服这 种本能的反对,你必须先努力克服自身。当然,我无法预 知你能从我的讲座中获得多少对精神分析的理解,但是我 可以保证一点,通过听讲后,你们不可能学会精神分析治 疗或者**学会精神分析理论。此外,我发现你们中有些 人对精神分析初步了解之后,感到不满足,他们乐意参与 到对精神分析的进一步研究中,并对其保持*长久的兴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不仅不鼓励,反而还要警告他不要参与 。现在看来,如果选择这个专业,等于毁了他在大学里成 功的其他机会,如果他踏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医师,他会 发现自己在社会中不能被别人所理解,人们对他充满怀疑 和敌意,从而对他释放出所有隐藏的恶毒灵魂。 但是,总有一些人对新兴知识与技术感兴趣,甚至到 了奋不顾身的程度。如果你们在座的中间有这类人,他们 不顾我的劝阻,并且再次重返我的讲座,他们也将*到欢 迎。但是大家有权知道我要提出的精神分析是一项艰难的 工作,这我已经多次提到。 首先在精神分析教学及论述上遇到了实质性的困难。 在医学研究中,大家已经习惯了眼见为实的思维方式。大 家亲眼看到了解剖的标本、化学反应中的沉淀物、神经* 刺激后肌肉的收缩。之后遇到了患者,通过感官感*到疾 病的症状,观察到病理产生过程,许多情况下还可以感知 到疾病的成因。外科可以亲眼见证手术步骤,看到救治病 人的过程,甚至亲自上阵做手术。即使在精神病治疗中, 患者的症状表现、病人的面部表情变化、语言方式和行为 方式变化,都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观察指标,给你留下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