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匠人](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8/20231113185253249.jpg)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乡村匠人
ISBN: 9787516645185
一 刺绣人生 甫里老街,经营绣庄的商家不在少数。 一家并不起眼的刺绣精品店,每天习惯了游客的喧嚣 与品评,每一天都与老街的气息融汇在一起。店里摆满精 美的绣品,年年有余、红梅报春、梅兰菊竹、古镇村落、 小桥人家……每一幅都跟真的一样,鲜活可人。 一位老阿姨总是意定神闲地坐在店门口的绣花绷前, 飞针走线,绣着红花绿叶。不戴眼镜,手脚利索,针脚细 密,又针针到位,过往的游客眼睛都直了。 一打听,都倒吸一口气,老阿姨今年虚龄八十。 店主人是老阿姨的女儿,说,绣花这个活,从小时候 算起,她做了五十年,阿妈做了七十年。 老阿姨名叫吴泉云,倾其一生,就做一种手艺,离不 开这种手艺,该沉淀多少人情故事—— 一 吴泉云的家,在通安、东渚和镇湖交壤处,再往西, 就是烟波茫茫的太湖。澄明的太湖水,养育了附近的山川 田园,也养育了村落人家。 一九三九年,吴泉云降生在一户普通人家。苏州城已 被日本人占据,生活动荡不堪。 太湖边上的小村庄,也不能幸免,日本人和它的爪牙 ,经常鬼魂一样在乡下四窜,干尽坏事,老百姓的日子, 更加艰难。 再难,绣花这个手艺,还是不少人家谋生的希望。 苏州刺绣,有人说以镇湖为最。就如歌谣里唱的那样 :生个男孩会写字,生个妮子会绣花,会绣花,几乎成了 女孩子天生的一种技能,要是少了这种本领,生活就只会 更难,更局促。 嫁娶、居家过日子,好像这是必不可少的本事,要是 不会绣花,一定会让人笑话。专职的绣娘少之又少,这里 的女子,白日里照样下地干活,照样要浆衣洗裳、照顾一 家老小,夜晚或阴雨天做不成农活,不得一会闲,绣花。 看起来轻松,实际上绣花极熬人,心要细,屁股要生根, 坐不住冷板凳,还绣什么花,一根草也绣不成! 大户人家的女子不屑做这些,只有穷人家的女子,当 成一宗过日子的本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绣花师傅就在 乡里,就在家里。在这样的土壤里长大,绣花的本事,几 乎是与生俱来。 在吴泉云的记忆里,打小就跟绣花针、各色各样的丝 线,密接在一起。男孩子玩泥巴,她的眼里只有绣花针。 阿妈抽空绣花的时候,她就坐在一边,看着阿妈飞针走线 。红橙黄绿的丝线,在阿妈手里跳跃,一朵朵花,一片片 叶子,一条条鱼,就长在阿妈的手心里。花跟春天里开出 来的花一模一样,迷人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叶子就是长 在枝丫上的叶子,仔细看,露水还没干呢。特别那些鱼, 摇头摆尾,刚从太湖里捞上来一样,鲜活,闪着光。阿妈 的一双手,在她眼里绣出一个精彩的世界。尽管门外的日 子,总是叫人提心吊胆,这一刻的安宁和满足,让一家人 都看到生活的希望。 有时候,小泉云趴着阿妈的腿,睡着了。一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