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政策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含:社会政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 年版))

(自考)社会政策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含:社会政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 年版))
作者: 林闽钢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自考)社会政策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含:社会政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 年版))
ISBN: 9787300331348

作者简介

林闽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4项,欧盟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得多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022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2020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内容简介

一、 社会政策的概念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① 该定义包含至少三个核心内容:政策的制定主体是国家与政党;政策的制定目的是实现路线与任务;政策的表现形式是行动准则。
社会政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现代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国民福祉、促进社会融合而采取的原则、方针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能够增进国民福祉的政策都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险政策、反贫困与社会救助政策、国民健康政策、人口与家庭政策、教育社会政策、住房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政策等。
二、 社会政策的特征
(一)社会性特征
社会政策的社会性特征首先体现为其所要解决的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影响社会成员生活,社会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后果而扰乱社会秩序,所以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同时,社会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均体现了社会性。在制定社会政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调动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直接投入资源,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在社会政策评估环节,相较于经济效益,更强调社会政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