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视音频版)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 - 1905)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以及《地心游记》等。 陈筱卿 (1939 - ) 196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译著有《巴黎圣母院》《海底两万里》《昆虫记》《巨人传》《忏悔录》《新爱洛伊丝》《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梵蒂冈地窖》《哈德良回忆录》等法国名著。
内容简介
1886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记得了的。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 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极大的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地快,动力极其地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所分类的所有的鲸鱼都要大得多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拜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尔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除非是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平均算来 (去除保守的估计,即此物长二百尺; 也不按夸张的算法,即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 而人是一向喜欢听神奇的事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奇谈怪论,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见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哩,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地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要么是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尚不为人知罢了,这种动物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在这同一年的7月23日,西印度一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此为古海里,1古海里约等于5556公里。的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威治子午线的北纬四十二度十五分、西经六十度三十五分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不过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三百五十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最大的,也从不超过五十六米长,人们甚至都没见有达到这一长度的。 本文丛名著为名家导读版。正文前有曹文轩、周国平、严歌苓、毕淑敏的精彩解读。 此次新版琥珀又称为琥珀“融媒体版”或“音视频版”,最大的特色是邀请了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师大附中等名校的骨干语文教师,他们当中很多都是负责中考和高考策划出题的名师,他们对 这些大家的作品有研究又有自己独到看法,由他们亲自撰写并录制该书的导读视频,为学生详细生动解读每一部作品。 本图书《海底两万里》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揭秘险象环生而又神奇瑰丽的海底世界,是一部将科学知识和美妙幻想融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已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要求中小学生必读的篇目,也是中高考的常见必考篇目。因统编版语文教材全国统一,对于向全国的学校和学生推荐会更有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