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

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
作者: 黄乔生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
ISBN: 9787010197685

作者简介

黄乔生,**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走进鲁迅世界》、《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与胡风》等。他为写作此书,用五年时间来考察和整理相关史料,对发生在八道湾十一号内部的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在还原历史真相上,堪称***的详尽和具体。

内容简介

台门 1881年9月25*,浙江省绍兴府城东周家新台门诞生 了一个男孩。孩子的祖父、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的周福清 得到消息,十分高兴。报喜信中请他这个周家*有学问的 人给新生儿起名。正巧当时有位姓张的官员来访,老先生 就决定道:孩子就叫阿张吧。随即觉得“张”字太常用, 就找了个同音字“樟”,大名叫樟寿,小名唤作阿樟,字 豫山,取“豫章之材”的典故。因为“豫山”与“雨伞” 谐音,被人取笑,就改为豫才。后来,这个孩子多次改名 ,考入新式学堂用的是“周树人”,从事写作又用过很多 笔名,但以笔名“鲁迅”闻于天下。 鲁迅一直到十三岁才见到祖父。他常听人们讲祖父的 故事:如何勤奋读书,进学、中举、中进士、点翰林,在 外地和京城做官……祖父在他脑子里是一个虽然形象模糊 但很了不起的人物,因为读书做官是那个时代*荣耀的事 。 周家在绍兴城里住的是台门。所谓台门,就是大宅邸 ,是官宦之家或巨商富贾营造的住所。周福清在一篇写给 后代的家教读本《恒训》中说:周家在明朝万历年间,就 达到小康的水平了,此后世世代代耕读传家。到了乾隆年 问,达到鼎盛,有老七房、小七房,人口众多,田产超过 一万亩,开设当铺十几问。后来,因为家人不知节俭,加 上战乱,家产渐渐耗损,到周福清这一代回落到小康水平 。 周福清经常以本族的发达史激励后代,也以复兴家族 为己任。 在绍兴的辞典里,官宦人家的后代被称为“台门货” ,*人尊敬。从台门里走出来,他们自会有一种与众不同 的感觉:生来要读书做官,不会也不能干粗活。晚上出门 ,仆人在前边打着灯笼,黄色灯壳上有三个黑色的大字“ 汝南周”,表示本族乃从中原地区迁徙过来。周家的祖先 可能是为躲避金兵而迁徙到南方的。从那时到鲁迅一代, 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很多事无可考证了。周福清参加科 举考试的履历表上写道:“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 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元公指的是宋代理学 大师周敦颐(1017—1073)。 周敦颐本籍湖南道县,汝南伯是他的封号。周家既然 是濂溪先生之后,应该说祖籍湖南,但称湖南人不免显得 平淡了一些,用汝南伯这个爵位对外宣传,颇能增多几分 荣光。 宗法社会里宗亲观念重。儿童读书伊始,就要熟读甚 至背诵四字一句押韵的《百家姓》;稍长,还要了解家族 的历史,以使其不忘根本。《百家姓》在每姓之后,注明 其源自何地。例如赵姓,注文说是“陇西天水人也”。赵 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辟了宋朝天下。《百家 姓》成于宋朝,编者把皇家姓氏列在首席,巴结之意不言 自明。至今还有喜欢搬弄旧学的人,提到宋代时,或*“ 赵宋”,或者称之为“天水一朝”。 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里所写的未庄,有两个家庭被 远近乡民称颂敬畏,一家姓赵,另一家姓钱,正好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