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白居易/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ISBN: 9787508532530
陈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发表《〈主客图〉与元白诗派的成立》《张祜与元白诗派的离合》等论文。专著《元白诗派研究》200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2年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题解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朋友元稹的诗。二人在贞元十 九年(803)同登制科,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 并订交,“谊同金石,爱等弟兄”。 元和四年(809)三月七日,元稹以监察御史身 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一组总题为《使 东川》的绝句。稍后,正在长安任左拾遗和翰林学士 的白居易写了总题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的 和诗,并题词说:“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 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惟予与元知之耳。”《望驿 台》是其中的第十一首。原诗题下注“三月三十日” 。 元稹《望驿台》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 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孟光”,指诗人的妻子韦丛。这是元稹在三月的后一 天,为思念妻子而作。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 诗人的悬揣之辞。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待他重聚, 而现在竟无法实现,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望驿台”,唐嘉陵县曾有望喜驿,在今四川广 元。 句解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 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地面。首句点出地 点和时间。元稹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 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大概是 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次句镜头 一换,转到四川的望驿台,那里元稹一人独处驿邸, 见落花而念如花之妻。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 也饶有诗情。 ...... 白居易被后人称为“广大教化主”,诗品、人品皆伟岸,具有巨大影响和当代价值。他前期主张为政治为人生的文学观,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后期乐天知命,对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加以实践、发挥和改造,成为后代知识分子重要的思想财富,其人格范式滋养了中国后世文人的精神家园。宋人早有“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的说法。他上承陶渊明,下启苏东坡,是中国文人三大人格范式中的重要一环。白居易不仅对中国文学有深远影响,其声誉更远播海外。白居易所独具的诗性智慧富于启迪,令人深思;其人其诗所含蕴的知足保和的人生观念、闲静适世的志趣选择、和光同尘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人也有很大参考价值。本书作者于白居易研究浸淫多年,独有心得,其解析宏观、微观结合,细致妥帖,本书可谓了解白居易其人其诗的绝佳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