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彩图注音版)
作者简介
曾琴,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五年,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写作,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内容简介
一、孝感动天 虞舜 ,瞽瞍 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 ,弟象 傲。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若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帝尧 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 ,遂以天下让焉。 舜:上古帝王名。故事中提到的人物,均见于《尚书?尧典》。 瞽瞍:瞎眼老人。 嚚:愚顽;奸诈。 象:舜弟之名。下面“象”字指大象,古代黄河流域有大象。 历山:在今山东历城区南,又名舜耕山、千佛山。另一说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又名雷首山。 耘:除草。 尧:上古帝王名,让位于舜。 “事以”两句:意为派九个儿子侍奉他,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四千多年前的一天,在姚墟(现在山东菏泽东北)有一家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个婴儿,婴儿出生时母亲看见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仔细看婴儿的眼睛,竟然有两个瞳仁。于是父母便给婴儿取名重华,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古代三大明君之一的虞舜。 重华的父亲叫瞽瞍,母亲叫握登。重华生得龙颜大口,皮肤黝黑,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得结实,聪明伶俐。重华八岁时,母亲不幸染重病身亡。瞽瞍又娶了一个妻子,第二年,后妻生下一个孩子,取名象。瞽瞍晚年又得子,自然十分钟爱。 重华自幼懂得孝顺父母,对后妈也很敬重,关心爱护小弟弟象。但是弟弟逐渐长大,由于父母溺爱而变得蛮不讲理,对哥哥心怀敌意。后妈本来就不贤惠,看着自己儿子长大就想独占家产,便找各种机会挑拨离间重华父子关系。重华经常挨打,但凡不伤及肌体,他都会尽量忍受,如果父亲下手太重,他就会跑出去躲避。有一次,瞽瞍举起大棒,对重华打去,儿子一看势头不对,就跑到外边躲了几天。回家以后,他用温和语调向父亲解释,瞽瞍拿起小树条,他就跪下,让父亲打一回。由于重华对父亲和后妈更加恭敬小心,对弟弟更加友爱,他们一时也无法害他。而重华仁孝的名声却传播开来。 他在历山耕田,大象竟走来帮他拉犁。在这之前,人们还未见有象助耕的。重华不仅耕作,还打鱼,制作陶器,都干得很出色。舜三十岁还没娶亲,孝子名声早传到尧帝那里。尧因为年老,就要求巡守四方的官员推荐接替他帝位的人选。官员们一致推荐舜,尧于是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派九个儿子和舜共事,目的是从治家和从政两方面考察舜的品德才能。 舜在妫汭河流域定居,平日家居行为严谨,邻里和睦。住处一年就变成小村落,两年成小镇,三年成大城市。尧赐给舜一套细葛布做的衣服,一张琴,派人帮他建造一座大粮仓,又送去几十头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