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归来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 · 考利 (Malcolm Cowley) 美国小说家、评论家、编辑,也是20世纪重要的文学史家。 1920年代,旅居法国,成为“迷惘的一代”的成员。 1934年出版的《流放者的归来》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经历,被认为是从社会学、历史、文学等方面,全方位展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经典著作,对当代作家与艺术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940年代开始,就职于维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系列作家选集,包括《海明威文集》《爱默生文集》等,其中《袖珍福克纳选集》由他亲自撰写序言,极大地提高了福克纳的社会知名度。 晚年,定居希尔曼,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内容简介
他们被称为迷惘的一代,并不是因为他们像1890年代的青年作家们一般不幸或失败。事实上,他们的日子都过得很自在,即便是和他们的上一代作家相比。德莱塞、安德森、罗宾逊、马斯特斯和桑德堡都是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才能够专职写作的;辛克莱·刘易斯在三十五岁时才因处女作《大街》而取得了成功。新一代的作家们和他们不同,这主要归功于老一代作家们的贡献,大众已经做好了接受他们的准备。他们不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平凡的工作上,比如像罗宾逊在海关工作,安德森在广告公司上班。菲茨杰拉德在二十四岁时写的短篇和长篇小说赚到了一万八千美元的年收入。海明威、怀尔德、多斯·帕索斯、路易斯·布罗姆菲尔德在三十岁前就成为了国际知名作家。他们通过一本接一本书的写作锤炼了技巧,而老一辈的作家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职业作家。 尽管他们有运气有成就,这一代作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符合格特鲁德·斯泰因加在他们身上的那个形容词的。其原因并不难找。他们是迷惘的一代,首先因为他们被连根拔除了,他们所受的教育几乎切断了他们和任何传统或地域之间的纽带。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所受的训练是为另一种生活准备的,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在战后的世界里生存下来(也因为战争使他们只能适应旅行和找乐子的生活)。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想要生活在流放中。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不接受过去的那套行为规范,也因为他们对社会及作家在其中的地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一代作家属于在已经固定下来的旧价值观和尚待确立的新价值观之间的一个过渡期。迷惘一代的成员们以为杂志写稿起步,这些杂志包括《变迁》、《扫帚》(把过去的一套扫干净)、《1924》、《本季》(存在于纯粹的现在)、《S4N》、《分离》。他们与过去脱离了关系,但尚未与任何新生事物建立起联系。他们向着一个新的人生目标(尽管尚未明确)探索着。在他们疑惑、不安、反抗的姿态中,他们都因为怀念单纯的童年而得了思乡病。他们早期的作品几乎都含有怀旧的主题,充满了他们重温某种难忘的事物的意愿,这并非出于偶然。在巴黎或潘普洛纳,他们写作、喝酒、观看斗牛、和情人做爱,但同时他们依然思念着肯塔基州的山中小屋,爱荷华州或威斯康星州的农庄,密歇根州的树林,蓝色的朱尼亚塔,一个托马斯·沃尔夫不断感叹“失去了,啊,失去了”的故乡,一个他们回不去的故乡。 我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写了这本书。当时我的想法是把迷惘的一代的故事写下来,趁我脑子里的记忆依然鲜活的时候。我想要讲述他们是如何赢得这个称号,如何活得与这一称号相符,然后又是如何不再迷惘,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让这一称号自我建立的。因为我参与了他们的许多冒险经历,所以我打算把自己的一些故事也写进书里,不过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做一个说明。从根本上说,我想写的不是事件的记录,而是思想的陈述。不过,这些思想有一个特定的模式,不是当时的人们认为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思想,也不是他们有意识地在书或书评里表露出来的那种思想。它们几乎是一些无意识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指导了他们的行为、生活及写作。换句话说,我想写一本比文学史范围更广的书。这种性质的思想或目标在成为文学之前总是与政治、经济的大环境联系在一起。他们挑战自己的生存环境,他们互相之间也冲突不断,其结果是他们也影响到了一些从来不认为自己和文学或艺术有什么关系的人们的生活。比如说,在1920年代末,在美国各地有不少人行为或说话模式像格林威治村人,虽然他们从未去过纽约。作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他们中有大师,有学徒,也有非正式的读者。在一个变化多端的时代里,他们比从事别的职业的人更敏感,更有着晴雨表的作用。因此,迷惘的一代以及他们从流放中归来的故事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它们将有助于人们对美国知识分子的认识,帮助人们了解他们中的有些人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想些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个时代的终点的。 ★经典杰作:长销80年,影响全球数代年轻人 ·关于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的时代记录 ·海明威、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怀尔德、福克纳等一批“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年轻岁月 ·对 1920 年代的巴黎的致敬之作,《午夜巴黎》是这个故事的冰山一角 ★影响深远:入选“20年来对中国影响至深的100本书(1978-1998)”? ·文青必读之书,一代青年人的阅读“shengjing” ·许知远为之迷恋,柴静、老六反复吟诵,郝景芳五星推荐,鹦鹉史航手抄过半本…… ★全新修订:增补三大珍贵内容 ·1934年本书初版结尾,中译版首度公开 ·围绕《流放者归来》的出版史及大事记,详尽展示“迷惘的一代”文学创作 ·作者亲手绘制的1924—1949文艺生活史表,细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思潮变迁 ★关照现实:一切历史都是现实,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迷惘、叛逆与追寻梦想 ·一部反映年轻人反抗陈腐价值观的历险记 · 一部有关艺术的目的、功能和作用的沉思录 · 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当下年轻人可以从中得到对自身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