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优雅衰落(脱欧时代的权力荣耀秩序与现实)

英国--优雅衰落(脱欧时代的权力荣耀秩序与现实)
作者: 桂涛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英国--优雅衰落(脱欧时代的权力荣耀秩序与现实)
ISBN: 97878076828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希斯罗:与英国立约 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在机场找到。 ——英国喜剧演员大卫·威廉姆斯 飞机轮胎与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的沥青跑道碰撞、摩 擦,随后腾起一阵白烟,橡胶轮胎在地面上划出几道黑线 。那几道线由深变浅,最终消失在洒满夕阳的跑道上,像 用一支马克笔画线,直到画完了最后一点墨水。减速,滑 行,转弯,停靠,和航站楼里伸出的廊桥连接,俯冲捕食 的猎鹰最终被驯化成温顺的羔羊,安静地吮吸母亲的乳头 。 “欢迎回家!”机舱内过道那头坐着的中年男人将他 毛茸茸的、戴着婚戒的手盖在身旁女人的手上,侧身吻她 ,不顾安全带将自己的肚腩勒出一道沟。女人原本正盯着 舷窗外看得出神,配合地转头一吻后随口问道:“今晚有 《英国烘焙大赛》(The GreatBritish Bake Off,一档 从2010年起就在英国热播的家庭烘焙真人秀节目,备受主 妇们的青睐)吧?” 我没听清男人的回答,但我知道,他们是英国人,他 们回家了。 “家在哪里?”——说来奇怪,本该再简单不过的一 个问题如今我却越来越难以回答。有形的家说搬就搬,可 以在世界各处,随时回得去。一个三边长度之和不超过158 厘米的托运大箱,再加上一个什么也装不下的登机箱、一 个什么都要装的电脑包,就将我的家从南京搬到北京、郑 州、内罗毕,现在又是伦敦。无形的家却没有跟来,它留 在了父母妻儿所在的地方。家是一盘冒着热气的扬州青, 是妻子弯腰放下的一双棉拖鞋,是女儿在我胳臂上乱贴一 气的卡通贴纸。回家是物理距离的改变,更是个需要反复 确认的心理过程。显然,对那个舷窗边的女人来说,她的 家就是那个能和爱人一起看《英国烘焙大赛》的地方。 飞机轮胎与希斯罗机场跑道的那次碰撞,意味着英国 人真正回家了,而我也是真正离家了。在另一个国家的机 场着陆似乎才算是真正和自己的国家与文化圈暂时告别。 岛国 我始终认为,希斯罗对于英国的重要性被我们忽视了 ,中国人对希斯罗的观察似乎仍停留在免税店的购物攻略 上。这么一个北大西洋与北海之间的岛国,在地理上和外 界隔绝,要和世界其他部分发生联系,要维持它在全世界 不断衰减的影响力,一方面就要靠这么一个航空门户。从 当年世界帝国的航空心脏,变成今天欧洲岛国的大门,希 斯罗始终在回答那个永远让英国人纠结的问题:“一个岛 国,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与外部世界相处?”希斯罗给出 的答案是:“英国要努力做个开放的岛,要和外界相通。 ”这样的回答在英国选择“脱欧”之际显得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希斯罗是来访者与英国价值、英国规则立 约的祭坛。它就像是新娘子过门前要迈过的那个火盆,或 是孩子要接种的那几针疫苗,不管喜不喜欢,总躲不过去 。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斯罗是我来英国的首站。在这个全 欧洲最繁忙的机场,我们第一次感受英国,第一次爱或者 恨这个国家。希斯罗为初来者提供了一种仪式感,让我们 觉得在心理上和这个契约社会进行了签字画押,那时才会 有百分之百的确信——真正来到了英国。 为了对这个英国最重要的机场进行一次解剖,我登上 87米高的希斯罗机场控制塔。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位于 两条飞机跑道之间,看上去像一颗钉子牢牢扎在木板上。 对于一个在过去20年里每45秒就有一次飞机起降的机场来 说,这里显然是个不能出错的地方。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 ,控制塔里根本不像是个决定生死的战场,也不像是个超 时空的未来,要是不算桌上没有咖啡杯这点,这里和伦敦 市中心的一间普通办公室几乎没有区别。它整洁、利落, 中央空调控制温度,360度玻璃窗外是伦敦的天际线,12个 人散坐在环形控制台各处,面前大大小小的电脑屏幕上贴 着“CWP3 Control”“ASMGCS”这样让人费解的小标签。 这里的人穿着衬衫、T恤、牛仔裤,口袋里还塞着几小时后 阿森纳队的主场球票。他们查看屏幕上的数字和坐标图, 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像给朋友打电话那样对着耳麦说话, 下达起降命令,控制跑道和停机坪的灯光,监测伦敦变化 多端的天气,管理世界上最忙碌的双跑道机场,掌控着那 些在空中被铁皮包裹的生命。 从控制塔的玻璃窗看出去,是一左一右两条跑道,上 面总有飞机在滑行。英国常年盛行西南风,为了让飞机借 风势起降,跑道被铺设成东西向,这也导致在这里起降的 班机都必须先飞越伦敦市区上空。它们有时甚至需要在这 个大都市上空盘旋一个小时才能等到着陆的命令。抛开显 而易见的扰民与危险不谈,这样的地理位置安排至少有两 个好处:首先,它让伦敦人随时抬头都能看到至少两架飞 机和若干条飞机尾迹。对孩子们来说,这简直是一种优待 。他们会出神地望着天空,想象即将出差归来的爸爸就在 此时飞过的某架飞机上。其次,它给了乘客们从空中俯瞰 这座城市的机会。没有雾的时候,他们能从高空中看到银 光闪闪的泰晤士河。几天后,当他们近看这条伦敦的“母 亲河”时才会惊奇地发现,河水原来是泥巴色的。 P11-14 ★ “脱欧”,时下火热的时政话题之一,理解“脱欧”是读懂国际局势的入门课程。 ★ 英国之所以仍保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源于它为当代世界制定的规则和秩序,小到邮票的使用,大到国际语言的通行,英国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 读懂英国的衰落,对照中国的崛起,能得到豁然开朗的现实启示。 ★ 这是一次全面了解英国的绝佳时机,带你从历史的高空鸟瞰全英:从唐宁街10号到威斯敏斯特宫,从英吉利海峡到朴茨茅斯港口,从曼彻斯特的工厂到海克利尔的城堡,从牛津到剑桥,莎士比亚到海伊书镇…… ★ 新华社驻外记者官方与民间双重视角的观察,走访二十余个英国城镇,受访者遍布各行各业,收集大量一手材料,记录鲜活现实,触摸历史细节,展开《寻路中国》式的社会纪实。 ★ 作者试图透过层层迷雾,站在新与旧的交点上,审视“脱欧”时代的的权力、荣耀、秩序和现实。 ★ 巧妙串联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学术与政治,用“脱欧”手术刀解剖当代英国社会,呈现真实的繁复肌理与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