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3/20230306035254817.jpg)
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
原售价: 63.00
折扣价: 34.70
折扣购买: 摩尔多瓦
ISBN: 9787563237029
李向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代表作有:《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一项研究》(专著),《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专著),《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上、下册)(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4—2009年卷)(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主编)等。
2003年6月,摩尔多瓦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 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伯尔齐、蒂吉纳 )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尼斯特鲁 河沿岸行政区)。除首都基希讷乌市外,全国共有 64个大小城市、658个乡、1500个村。城区人口10万 人以上的城市有4个,其中首都基希讷乌超过80万人 ,伯尔齐、蒂吉纳、蒂拉斯波尔城市人口在10—20 万。 一、主要城市 (一)基希讷乌 基希讷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总面积571.64平 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20平方千米,包括市区5个 区、6个地级市和28个村。2016年常住居民为 814147人。 基希讷乌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尼斯特鲁河支流 贝克河畔,是欧洲公认的绿色城市之一。 基希讷乌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地名的含义是 “源头”,表示这里是摩尔多瓦民族的发源地。早 在1466年,摩尔多瓦斯特凡大公三世在对大贵族的 封赏令中就曾提到基希讷乌,这时基希讷乌还只是 一个村落。在封赏令中,大公确认了大贵族弗拉依 库尔对基希讷乌的所有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 希讷乌是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它远离贸易通道,城 市发展缓慢。从1641年开始,基希讷乌由修道院管 辖。17世纪下半叶,基希讷乌初具城市规模。1757 年,宗教界在离贝克河不远的山坡上建起玛扎尔基 辅修道院,形成基希讷乌的政治中心。在19世纪初 ,基希讷乌曾有一个由40个泉眼组成的喷泉,清凉 甘甜的泉水孕育这座城市发展壮大。1812年,比萨 拉比亚并入俄罗斯以后,基希讷乌成为摩尔多瓦的 经济中心。历史上,基希讷乌曾三次(1690年、 1773年、1788年)被鞑靼人和土耳其人烧毁,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法西斯的破坏。但是基希讷 乌始终没有灭亡,它像凤凰涅槃一样再生。1991年8 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基希讷乌成为摩尔多瓦的 首都。 基希讷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损毁严重,市 内主要古建筑中仅有大教堂和建于1840年的凯旋门 尚保持原貌。战后新建了一些现代化大厦。许多建 筑物是用洁白的石料砌成的,风格新颖,造型各异 ,在梧桐树和板栗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雅致。广场 、街心花园矗立着不少名人的塑像,其中最著名的 就是曾被流放于此的俄国大诗人普希金。 在基希讷乌,新建的高层楼房随处可见,建筑 造型各具特色,装饰材料五彩缤纷。议会大厦、文 化音乐厅、形状各异的居民住宅楼,无处不令人驻 足观望,流连忘返。一些老建筑物,如火车站、市 政府大楼、圣诞教堂和凯旋门等亦保存得非常完好 。市区街道平坦整洁,空气清新湿润,城市环境宁 静优美。河边和街道两旁长着茂密的树木,整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