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铃木大拙说禅)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铃木大拙说禅)
作者: (日)铃木大拙|译者:林宏涛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35
折扣购买: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铃木大拙说禅)
ISBN: 9787544341318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1870~1966),世界禅学大师,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多次到美国和欧洲各国教学、演讲。因介绍东方禅文化而闻名西方人文学界,被誉为“世界的禅者”。主要著有《禅学入门》《禅与心理分析》《禅生活》《禅者的思索》《铃木大拙禅论集》(三卷本)等。

内容简介

我曾说我们在禅里头看到所有东方哲学的具体化 ,然而那并不意味着禅是一般意义下的哲学。禅绝对 不是一个以逻辑和分析为基础的体系。它甚至是逻辑 的对立面,我所谓的逻辑是指二元论的思考模式。禅 里头或许有个知性元素,因为禅是整体的心灵,在里 头可以看到森罗万象。但是心灵并不是一个可以分割 为许多机能而解剖以后一无所剩的组合物。禅并不以 知性分析对我们开示任何东西,它也没有任何规定弟 子们要接受的教义。就此而论,你也可以说禅并无定 法。习禅者或许有些禅法,但那是基于自身的考虑, 为了他们自己的方便。他们不认为那是因为禅的缘故 。因此,在禅里头并没有什么圣典或经教,也没有任 何可以直指禅的根本意义的咒语。 如果有人问我说禅有什么教法,我会说禅并无任 何教法。即使禅有什么教法,也是出自自家心里。我 们以自己为师,禅只是指路而已。除非指路本身就是 教法,否则禅并不刻意规定什么东西作为其教旨或基 本哲学。 禅宣称是佛教,但是经论里提出的一切教法都被 禅视为只是浪费纸张,其作用也只在于拂去知识的尘 埃,如此而已。但是我们不应就此以为禅是虚无主义 。所有虚无主义都是自我破坏的,不知乡关何处。否 定主义作为一种方法并无不妥,但是最高的真理是一 种肯定。当我们说禅没有哲学,说它呵佛骂祖,否认 所有教法权威,将一切经论弃若敝屣,我们不要忘记 ,禅就在否定的同时举示了某种相当正面且永恒肯定 的东西。我们在后面会阐明这点。 禅是一种宗教吗?它不是一般意义下的宗教。因 为禅并不敬拜神,也没有什么仪轨,亡者也没有什么 归宿。更重要的是,禅不需要他者去照顾灵魂的幸福 ,也不很在乎灵魂不灭的问题。禅没有任何信理或“ 宗教”的累赘。当我说禅里头没有神,虔信的读者或 许会很吃惊,但这并不意味着禅否定神的存在。肯定 或否定都不是禅所关心的。 当一个东西被否定时,否定本身就蕴含着某个没 有被否定的东西。肯定亦复如是。这在逻辑里是难免 的事。禅想要超越逻辑,禅想要寻求一个没有反命题 的更高的肯定。因此在禅 里头既不否认也不坚持神的存在;只是在禅里面 没有犹太教或基督宗教所理解的那种神。禅既不是一 种哲学,同理,禅也不是一种宗教。 禅不能和“新思想运动”、基督教科学会、印度 的遁世者或某些佛教徒的默观形式混为一谈。禅认为 “禅那”并不等于禅修。一个人或许会在禅的训练里 沉思一个哲学或宗教的主题,但那只是附带的事。禅 是要觉照心灵的真正本性,据以训练心灵本身,做自 心的主人。直指自心或即灵魂的实相,是禅宗的基本 目标。因此,禅不只是一般所谓的默观或禅那。禅的 训练在于开启心眼,以澈照存在的理由。 在默观时,必须系念一处,例如神的统一性,或 是其无限的爱,或是诸行无常。然而那却正是禅亟欲 摆脱的。如果禅有强调什么东西的话,那会是得到自 由,亦即抛去一切不自然的葛藤。默观是施设造作的 东西,它并不是自心的本有活动。空中鸟默观什么? 水中鱼默观什么?它们只是飞翔,只是优游。这还不 够吗?谁要执念于神与人的统一性,或是此生的虚无 ?谁要在每天的生活里烦恼那些关于神的善或地狱的 无穷烈火的默观? 我们可以说基督宗教是一神论,吠陀宗教是泛神 论,但是我们无法以类似的主张去谈论禅。禅既不是 一神论也不是泛神论,禅并不适用这些名称。在禅里 面并没有什么执持的对象。 禅是虚空中飘荡的云。没有螺丝锁住它,也没有 绳索系住它,它任运自在。任何默观都无法将禅系于 一处。默观不是禅。无论是泛神论或是一神论,都不 是禅所专注的主题。如果禅是一神论,它会要弟子们 默观那以遍照世界的圣光泯除一切差别分殊的万物一 体性。如果禅是泛神论,它会告诉我们说,即使是田 野里最平凡的花朵,也映现着神的荣光。但是禅会说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禅要一个人的心自在无 碍,即使是一或全体的概念,也都是绊脚石和葛藤, 只会戕害精神本来的自由。 因此,禅不会要我们去沉思狗子是不是神,或者 三斤麻有无神性。如果禅这么做,那么它就落入某个 哲学体系,也就再也不是禅了。禅只是去感觉火的温 暖,冰的冷冽。因为天寒时我们会冷得发抖而就火。 正如《浮士德》所说的,“感觉便是一切”。b但是 此处所指的“感觉”必须就其最深层且纯粹的形式去 理解它。即使只是说“就是这个感觉”,也意味着禅 已经不在了。禅是无法概念化的。此即为什么禅难以 捉摸。 P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