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商密码

莞商密码
作者: 卢忠光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莞商密码
ISBN: 97875360875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东莞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追溯 五千余年前,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 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 的先行地。“东莞”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其盛产莞草、莞 盐和莞香三种说法及源出于山东东莞郡的“移民说”,专 家对此各执一论。但无论官方或民间,普遍认同莞草之说 。 改革开放前,很多人对东莞略感陌生,虽然熟悉虎门 销烟的历史故事,也会吟诵《过零丁洋》的诗句,但往往 不知这些与东莞的渊源。而如今,敢问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津津乐道,虽有赞有弹,但往往两 眼放光,面露向往神情,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座富可敌国 之城。 四十年前的东莞人,和全中国的农民一样,两脚是泥 ,就像东莞歌谣唱的那样:“背脊顶天口食泥,不见日头 去不见日头归。”从来没什么人觉得他们天赋异窠,也没 什么人觉得他们可以改变命运,更没人相信他们会干出一 些惊天动地,改变中国的大事来。 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东莞蚝岗发现了一个五千年前 的文化遗址,2003年开始挖掘,找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 期的生活用具,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还有房子 、墓葬、灰坑、沟渠的遗迹。考古学家惊叹:五千年前的 东莞人,就已经过着渔猎的生活,食物中已有野生稻子和 块茎植物了!他们把蚝岗称作“珠三角第一村”。 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貌似也可以得出这 样的结论:东莞人的农耕生活,在漫漫五千年间,竞没有 太大的变化。 难道生在“两脚牛屎泥泮”的家庭,就注定世世代代 都是“两脚牛屎泥泮”吗? “有呢回事(没这回事)!东莞佬从来都唔做衰仔( 霉运而认输的人)。有机会一定顶硬上,搏出位!”当笔 者就东莞历史发展问题请教被誉为“东莞文史泰斗”的史 学专家杨宝霖时,他手一挥,坚决地说。说话间,他那头 稀疏的白发,在逆风飞扬。 这位耄耋老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曾任教职数十 年,业余时间全身心投入东莞文史和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 、整理和钻研,著作颇丰,对莞商历史文化的发掘及莞商 家族的研究,亦成果斐然。如今,杨宝霖仍不顾年事已高 ,笔耕不辍,每天伏案至深夜十二点,次日五点半起床洗 漱后又端坐案前。 杨宝霖对东莞木鱼歌钻研很深,目前东莞能够演唱木 鱼歌的,尤其是雅唱的,他可能是最后一人。他每月都要 抽半天时间,到莞城图书馆举办东莞历史文化公益讲座。 笔者在采写本书时,杨宝霖亦给予了诸多指导。“我 一生中只看过三次电影,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 在与杨宝霖的访谈中,让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这句话 。杨宝霖对东莞文史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杨宝霖话中那个“搏出位”的机会和变化终于来了! 风起于青蘋之末,黎明起于晨星毫芒之光。谁也不曾 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开启的改革开放,会骤然引发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