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飞花逐月(珍藏本上下)/卧龙生真品全集
ISBN: 7806053042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箫》、《金箭雕翎》、《岳小钗》等。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可读性颇强。台湾上层人士每天必读他的连载,曾引起轰动,因而也招来一些人打着他的旗号,冒充他的作品。现在出版的小说,全部经过卧龙生亲自审查校订,确认为真品,故名曰“卧龙生真品全集”。
东汉的华佗先生,能破腹背,洗肠胃,刮骨疗毒,也就是能动大弓术 。在胸腔和后背开刀,把人的肠胃拿出来洗刷一下,再放进去,那时代, 没有科学的麻醉设备,华佗先生的麻醉方法,是用一根银针,刺入人的穴 道。 一代外科神医,却被生性多疑的曹操,拷死在狱中,但最可惜的是华 佗先生在临死之前,把一部可以活死人,肉白骨的医书,交给狱官,狱官 怕曹操查出来受到株连,竟然不敢收受,华佗先生一怒之下,把书给烧了 ,绝代医学,就此失传。 战国的扁鹊先生秦越人,能够以诊脉象,洞见五脏的病结,药到病除 ,那种惊人的判断力,就算用现代最新的科学检查方法,也无法和他诊断 病情的能力相比,可惜的是这位胸怀神术的内科大夫,竟被秦国的太医令 李溢嫉妒杀害,名医神术,随人而逝。 这两位历史上的医学天才,遭遇悲惨,故堪浩叹,但他们如果肯早一 点收个门人、弟子,承其衣钵,也许能把中国这种内、外科的神奇医术, 传诸后世。 很可惜的是,他们没有。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千多年后,江南的金陵,又出了一位名医,赵百 年。 赵百年驻诊的地方,叫永乐堂,原本是金陵城中一条很僻静的巷子, 但这条巷子,却因赵大夫的名气,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赵百年悬壶十年,医好的病人,不下数万之多,其中有很多是群医束 手无策的疑难杂症。 三年前封藩金陵的七王爷朱豪,忽然生病,而且病得很重,金陵王府 中三位御医会诊,竟然找不出致病的原因,不敢下药,只好把赵百年请人 了王府,赵百年诊过脉象,立刻振笔疾书,开了一个药方子,七王爷吃了 一帖药,病体就霍然而愈,三位御医觉着面子挂不住,同时上了辞呈,七 王爷没有慰留,每人送了五百两银子,三个御医同时离开了王府。 七王爷很佩服赵百年的精湛医术,亲手书了一块“一代国手”的金字 匾,送给了赵大夫。 这块金匾,不但使赵百年成了江南皆知的名医,也使金陵城中虚衔六 部的公卿、都抚、布司、将军府,都对他另眼看待。 事实上,赵百年医术的成就,已到了一次诊断,能判生死的境界,他 诊断服药三帖,七天能好的病,决不拖过八天,诊断十天必死之病,也不 会活到第十一天。 有一个流传在江南境内的传说是,赵百年不但能着手回春,而且还能 为人续命,传说的主角是富甲扬州的大盐商胡子镜,染病求医,赵百年诊 过脉象之后,断言他只有七天的寿命,要他立刻回去,准备后事。 胡子镜想到了自己拥有的庞大财富,死了也不能带进棺材,但至少应 该办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开丧,落一个身后哀荣,但又不放心交给妻妾儿女 去办,可是七天的时间,实在太短,纵然金银如山,人手众多,也是筹备 不及,心发奇想,要求赵百年给他续长一个月的寿命,愿以万两黄金作为 酬谢,想不到的赵百年竟然一口答应,配制了三十粒续命金丹,要胡子镜 日服一粒,果然使胡子镜多活了三十天,丹尽命绝,无疾而终。 胡子镜死于两年之前,那场丧事,确实办得轰动一时,白绫遮天,素 花铺地,绵连十余里,由丧宅至墓地一片素白,凡是参加送殡的人,每人 送一件白绫长衫,外带白银十两。 胡子镜活着的时候,没有做过什么好事,死后却大破吝囊,十两银子 ,不是一个小数目,帮人做上两个月的长工,也未必能够赚到,现在只要 花上一天时间,有吃、有喝、还有十两银子可拿,热闹可看,谁不肯去, 那一天,简直是人山人海,由丧宅排出来的长龙,直到墓地,估算总有近 十万人之多。 这场丧事,果然是轰动江南,过了两年之久,仍为人津津乐道,连带 胡子镜万金续命的事,也一直传诵不绝。 有人向胡子镜的家人求证,胡家人的回答是不明内情,是真是假只有 胡子镜一个人知道,但胡子镜人已死去。 也有人问过赵百年,赵百年只是摇头苦笑,不肯承认,事如春梦了无 痕,这就成了一桩难解的疑案。 这是个深秋的早晨,霜寒很重,但永乐堂的大门前,已然排满了人, 秩序井然,没有一点喧哗、吵闹之声。 这也是很多年累积成的规矩,除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赵百年休息 之外,大部分的日子,天未亮永乐堂大门外,就排满了等候看病的人群。 霜寒尤胜大雪天,不少人在晨霜严寒下微微颤抖,但却没有发出一句 怨言,赵百年的精深医术,对一个病人而言,确有着冒寒等待的价值。 日上三竿时分,永乐堂两扇关闭的大门,突然大开,排候在门外的病 人,依序行人。 赵百年的诊病室,相当宽敞,分为内外两问,外间放着很多长条木凳 ,供病人休息,里问是赵百年诊病的地方,内外之间,有一道竹子垂帘隔 开。 永乐堂也是赵百年开的大药铺,药物十分齐全,赵百年开出药方子, 就在永乐堂药铺抓药,如果病人不愿用永乐堂的药物,赵百年也不会勉强 ,诊病费是一两银子,药钱另算,但从来没有一个病人,拿着赵百年的药 方子,跑到别的地方抓药。 一两银子的诊费实在很贵,但病人有病人的打算,别的大夫,虽然诊 费便宜,但十付药未必能把病医好,赵百年诊费虽贵,但一付药可使病体 痊愈。 赵百年看病很快,诊过脉象,立刻处方,前后不过是片刻工夫。 但今天,赵百年似乎遇到了困难,搭在病人脉门上的右手,良久无法 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