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上下)/兰台学术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总论 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 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何以言 之? 先汉虽威加四夷,然夷狄之入居中国者绝鲜,后汉则 南单于、乌丸、鲜卑、氐、羌,纷纷入居塞内或附塞之地 ,卒成五胡乱华之祸。而唐代亦然,沙陀入据中原,犹晋 世之胡、羯也。蕃、浑、党项,纷纭西北,卒自立为西夏 ,犹晋世之氐、羌也。而契丹雄据东北,与北宋相终始, 亦与晋、南北朝之拓跋魏极相似,一矣。汉有黄巾之起, 而州郡据地自专,终裂而为三国,唐有黄巢之起,而长安 之号令,不出国门,终裂而为五代十国,二矣。不特此也 ,汉世儒者,言井田,言限民名田,法家则欲行均输,管 盐铁,初犹相争,《盐铁论》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之争是 也。至新莽遂合为一,田为王田,兼行五均、六筦是也。 功虽不成,其欲一匡天下,措斯民于衽席之安,其意则皎 然也。而自魏、晋以来,人竞趋于释、老,绝不求矫正社 会,而惟务抑厌其本性,以求与之相安。本性终不可诬也 ,则并斯世而厌弃之,而求归于寂灭,为释、老者虽力自 辩白,然以常识论之,岂不昭昭如此耶?常人论事,固无 深远之识,亦鲜偏蔽而去实际太远之病,顺世外道之所由 立也。夫举一世而欲归诸寂灭,是教社会以自杀也。教社 会以自杀,终非社会所能听从,故至唐而辟佛之论渐盛, 至宋而攘斥佛、老之理学兴焉。然宋儒之所主张者,则以 古代社会之组织为天经地义,而强人以顺从古代之伦纪而 已;人心之不能无慊于古道,犹其不能无慊于今日之社会 也。而宋儒于此,亦惟使人强抑其所欲求,以期削足而适 履,此与言佛、老者不求改革社会,而惟务抑厌人之本性 者,又何以异?此又其若相反而实相类者也。世运岂真循 环耶?非也。世无不变之事,亦无骤变之物,因缘相类者 ,其所成就,亦不得不相类,理也。然则自后汉至于南北 朝,与夫隋、唐、五代之世,其因缘之相类者,又何在也 ? 人性莫非社会所陶甄,今世社会学家言:人类已往之 社会,大变有四:曰原始共产社会,曰奴隶社会,曰封建 社会,曰资本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之世,遐哉尚已,吾侪 今日,仅得就古先哲人追怀慨慕之辞,想像其大略而已。 我族肇基之地,盖在江、河下游?故炎、黄交战及尧、舜 所都之涿鹿,实在彭城,《世本》。与今称为马来,古称 为越人者密迩。其争斗盖甚烈?吾族俘彼之民,则以之为 奴隶,故彼族断发文身之饰,在吾族则为髡、黥之刑,本 族有大罪者,侪之异族。苗民之所以见称为酷虐者以此。 古所谓刑者,必以兵刃亏人体至于不可复属,此其始皆用 诸战陈,施诸异族者也。苗民之作五刑,盖以施诸异族者 ,及本族也。黄帝,书称其清问下民,亦侯之门仁义存耳 ,其所恃以自养者,恐亦无以异于三苗也。此吾国之奴隶 社会也。江、河下游,古多沮泽,水利饶而水患亦深,共 工、鲧、禹,仍世以治水为务,共工与鲧皆蒙恶名,而禹 独擅美誉,非其治水之术,果有以大异于前人也。自夏以 后,吾族盖稍西迁?夏代都邑,皆在河、洛。西迁而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