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担当/学诚法师文集系列

责任与担当/学诚法师文集系列
作者: 学诚法师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责任与担当/学诚法师文集系列
ISBN: 9787512507524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内容简介

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 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 从人类出生之日起,自然灾害就如影随形地伴随 着人类的前进脚步。汉字的“灾”是火焚屋的形状, 意味着外在的自然力量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破坏。当这 种破坏严重损害了人类利益,“灾”便称之为“害” 。 佛教认为世界由“四大”(地大、水大、火大、 风大)构成,因而自然灾害可分为四种类型:地大不 调--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火大不调--火山喷发 、山林大火;风大不调--台风、飓风、龙卷风等气象 灾害;水大不调--洪水、海啸等水文灾害。 现代文明日新月异,而自然灾害依旧频繁爆发, 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也随着人口密度日益增加、基础 设施日益扩大、经济生产日益集中而直线上升,人类 的生命安全仍然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看到:诸多大型设施潜藏安全隐患,一旦发 生重大天灾,极容易引发连锁灾难,如海啸引起核电 站泄露、地震造成大坝决口、极端气象导致电网崩溃 等等,令人猝不及防。 我们看到:自然灾害背后的人类因素越发显著, 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能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地貌、水文 条件,为日后爆发威力更为巨大的自然灾害埋下了伏 笔。 我们看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整体性冲击 。跟突发性灾害相比,渐发性灾害的长期性威胁更不 容乐观,气候模式的深刻变化引发诸如全球变暖、冰 川消失、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可能在不远的未来给人 类社会造成致命的威胁。 二、灾后心理创伤与心灵救助 相对于物质财产的损失,个人心灵蒙受的创痛更 需要关护。一场不期而至的灾难,破碎了人们的正常 生活,也破碎了人们的心灵家园。生活的废墟很容易 在几年后重建,心灵的废墟有时用一生也难以复原。 在抢险救灾的重要关头,遭受灾害直接打击的幸存者 ,身处灾区紧张工作的救援者,后方关注救灾进展的 社会公众,都需要侧重不同的心灵帮助。 1.恐惧感。当灾难降临之时,恐惧感是人类最直 接的心理感受。相当多的遇难者是在绝望和痛苦的挣 扎中逐渐死去,幸存者也大多经历了种种磨难才九死 一生,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在灾难到来时更容易受到惊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 理应激障碍。 恐惧的主要原因是生命缺少坚固的依靠。人生中 能依靠的事物很多,父母亲人、老师同学、领导朋友 以及金钱、地位、权势、名气都能给人依靠的感觉。 然而一旦灾难瞬间而至,生死迫在眼前,那些看似坚 固的依靠,却转眼间如纸牌屋一般土崩瓦解。真正坚 固的依靠并不在身外,而是内心的光明。光明令人问 心无愧、心安理得。终究会有一场生死的大考,即便 不是眼前,早晚都会来临。如何生活才能无愧此生、 死而无憾?这就要增长生命的智慧,懂得人生的真谛 。 2.幻灭感。从死亡线上侥幸逃生的幸存者,常常 会有一种生不如死的心理,感到自己失去了生命中的 至爱至亲,丧失了继续生活的意义。相依为命的亲人 、毕生积累的财富、白手开创的事业、健康完整的体 魄,曾经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来源,是人生价值的最终 体现,如今一切都没有了。很多人从此再也无力面对 现实,迷失于对过去生活的深切眷恋。 在佛法看来,所有的不忍放手、不忍分离都是一 种执著。只要人继续活着,人生的价值就不会消失。 人生如同一支不断燃烧的蜡烛,只要存在一天,就可 以释放一份光热,给世界送去一份希望,给人间增添 一份温暖。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在当下,关键在于我们 如何把握。 3.愧疚感。没有比眼睁睁地目睹他人生命消逝而 无力搭救更令人心痛的事情了。尽管救援者奋尽全力 ,但是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有限的人力,能在短短72小 时内抢救出的受难者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幸存者与 救援者都会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懊悔所煎熬。有 的幸存者会将亲友的亡故归咎为自己的过错,无法原 谅自己苟且偷生。有的救援者会不顾疲惫一再加班, 却仍旧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备受打击。 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别人的不幸也未必都是 自己造成的。在为别人遭受苦难而心生悲悯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在分担他们的痛苦。尽管他们可能无法感 知我们的付出,然而功不唐捐,我们的心业力将伴随 他们的无限生命。 4.愤世感。当社会公众透过新闻媒体,看到灾区 群众饱受饥寒的时候,除了唤起很多人的恻隐之情, 往往也会招致某些人的义愤填膺,从偏激的角度批评 社会问题,以挑剔的态度指摘他人行为。 通常这些指责都是一些想当然的看法,是对复杂 事态肤浅而简单化的理解。我们应该看到更多人是在 真心为他人付出,为灾民奉献自己的爱心。个别的“ 假恶丑”不能掩盖社会整体上的“真善美”。正是要 靠社会上足够多的善良和爱心,才能最终感化丑恶和 冷酷。P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