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写作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18/18/20221118183853962.jpg)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7.00
折扣购买: 南方周末写作课
ISBN: 9787521723694
作者简介 南方周末,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先者之一。目前南周报系旗下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和南瓜视业三大品牌内容机构,拥有超过6234万有效受众及用户。南方周末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媒体,在国内率先开始特稿探索,借鉴非虚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文体创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与写作人才。 讲师介绍 南香红 非虚构作家、《南方周末》前高级记者 雷 磊 新媒体“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南方周末》《智族GQ》前资深记者 迟宇宙 新媒体“商业人物”创始人、《新京报》前副总编辑 王天挺 新媒体“故事硬核”编辑、文化播客“展开讲讲”创始人 杜 强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副主编、《南方人物周刊》前资深记者 杨瑞春 腾讯网副总编辑、腾讯谷雨奖发起人 陈 鸣 个人IP 经纪公司“发光体”首席执行官、《南方周末》前深度调查记者
把写作变成人生的通用技能 我是国内第一批做微信公众号的人,因为早,在当时就有很多争议。我还记得一开始的时候,一些老同事觉得我在做一件不知道是什么、看上去挺低级的事,甚至有人把我拉黑了,他们的心情应该就像今天我们拉黑那些跟我们分享拼多多链接的人。 后来在 2014 年,我又创业做短视频,结果又做太早了,那个项目很快没钱了。那会儿连抖音和快手都没有,我们说的短视频跟现在的短视频也是两码事。 当时我们的投资人——IDG的一个合伙人,要开一家新的风险投资公司,我就去帮他了。这份工作需要我管理已经投资的上百家公司,我就每天跑去各家公司跟 CEO 聊天。就像以前出去采访一样,我会把聊的东西整理总结出来,在坐车、等人、闲着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然后把它们运用到自己团队内部的管理中。直到现在我自己开公司,在遇到产品上的难题时,我还会去找做产品出身的 CEO 聊;如果遇到财务难题,我就约在财务方面很厉害的 CEO 喝茶。 做了好几年投资公司之后,我发现该学的理论已经学了,于是继续创业实战。我们现在的公司叫“发光体”,一边帮助有才华的人打理IP(有产权的知识、艺术及娱乐资产),一边帮他们理财。 做公司越久,我就越发现“写作能力”的底层是一种通用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底层其实是思维能力。 你的读者最关心什么 需求四象限 写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不要因为喜欢特稿,一上来就不管不顾地聊技法。你用写特稿的技法写产品说明书、给领导写报告、写部门工作总结,甚至很多时候你用写特稿的方式写一篇商业报道,都是不合适的。 就算是写特稿,弄清楚你的读者构成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他的热爱和恐惧,每个年龄层都有它的底色和使命。对象感就是始终牢记你在乎的那群读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联结,回应他们的呼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我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曾经画了一个分析工具,我把它分享给大家。这是一个二维四象限图,横轴的两端分别叫热爱和恐惧,纵轴的两端是过去与未来。我管它叫爱憎象限图(见图 7—1)。 第一,过去的热爱,它的名字叫“留恋象限”,包括故乡、老友、旧情。比如,在篮球论坛“虎扑”上,你会看到无数怀念退役球星的热门帖,这样的帖子动辄就有几百万的阅读量,因为球迷们每次撒泪怀念都是在与心中的一段鲜衣怒马的少年时光告别。我读过一篇文章《我们女生也会为了球鞋,买不起粉底液》,有很多人,包括男生和女生,都在下面留言。这篇文章就属于这个类型。 第二,过去的恐惧,我管它叫“苦难象限”,它代表着痛苦回忆或辛酸往事。历次股灾是股民心中过去的恐惧,高考失利的人在许多年后都还会梦见试卷答不完。回忆如此艰难,那么多年过去,我们依然在梦中跋涉。有些公众号文章,比如《张杰小号曝光: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21 岁女孩跳崖,遗书曝光:成年人的世界 999 次想死,1 000 次活了下来》,就属于这个类型。 第三,未来的热爱,叫作“向往象限”,是人们对自己的梦想和期待。外在表现是更大的成功和财富,内在追求是更好的心态和智慧。有非常多的“鸡汤文”都在这个象限发力,《不管是不是领导,你都该知道的领导力秘诀》就属于这类。 第四,未来的恐惧,这是我们的“焦虑象限”。我们害怕失去,害怕错过机遇,害怕选错方向,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成功学,那么多的“10 万 + 文章”,例如《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用好这幅爱憎象限图,每次写文章前花几分钟思考一下,这次的话题会落在哪个象限,你就能更好地帮助自己了解读者心中的情感共振点,更好地与他们产生联结。上面分享的是它作为写作工具的作用,它在人际沟通上用处也很大,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你能更好地找到合作的对接点。 我曾经有个客户是做家居的传统企业,企业做得非常好,但是品牌逐渐老化,年轻人不再优先选用它。他们通过朋友找到了我们团队,说想通过做抖音内容触动年轻人。 我跟对方董事长聊下来发现,引发他的焦虑的是很多主打互联网概念杀出来的新品牌。正如前面所说,引发焦虑的最核心的原因是对未来的恐惧。 梳理完之后,我就告诉他们:“你别急着说要做抖音,先把品牌重新梳理一遍。”因为做抖音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好比遣词造句;重新塑造品牌价值内核,好比提升文章的立意。一篇文章的立意好,读者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热爱才会被深深触动,同样地,一个公司品牌好,用户才会爱上这个牌子。 我也观察到,这位董事长对未来的恐惧事实上并不仅仅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杀出来。在一次饭局上,他终于把内心最让他焦虑的事情说了出来,他儿子在海外读完书,不想回来接管他的家业。 故事的最后,经过前期调研,我并没有接他们的项目,而是给他们推荐了一支非常靠谱的人力资源咨询团队。因为他的焦虑需要依靠一支更加年轻化的团队来集体解决,既然二代不接班,那就应该在此刻就开始打造更年轻、更职业的团队。接下来才是品牌重塑的问题,最后才是做不做短视频的问题。 到时候他们如果还有需要,再来找我们做短视频,沟通起来也会更顺畅。 把写作技法变成商业沟通技巧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电梯演讲”,它说的是,假设你在电梯里遇到投资人或客户公司的董事长,你有 1 分钟的时间面对面向对方介绍自己的项目,你会怎么说? 很多写作能力很强的人一开始反而应付不来这种事情,因为写一篇文章通常有起承转合,1 分钟用来“起”都不够。 我刚开始转型做公司的时候,嘴巴也很笨,遇到这类场景,我从来都只是微笑点点头,有时候连名片都不递,更不用说能花 1 分钟介绍自己并且让对方感兴趣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看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的书的时候,突然间就明白怎么做了。我们以前写作的时候,学过一种“板块递进”结构,用这个方法就对了! “板块递进”结构是说你在写一篇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背景情况、冲突事件、引发的问题和人们所采取的行动。这里面缺了背景,读者会一头雾水;缺了冲突事件,就没了新闻由头;缺了引发的问题,文章就不够深入;缺了人们的行动,事件就变成了静态的,没有后续了。 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把一模一样的结构概括成了 SCQA,我认为她讲得更直白浅显,所以我借用一下她的表述。 今天很多人轻视写作的价值,更忽视了写作背后隐含的思维方式的价值。他们如果听过芭芭拉·明托的故事,就不会再这么想了。芭芭拉·明托进入麦肯锡之前,麦肯锡连女员工都很少见;她在进去之后,只做一件不起眼的事情——教公司员工如何写作,包括如何写报告、如何写 PPT、如何向客户做?头展示。最终芭芭拉奠定了麦肯锡最重要的几大理论基石,比如 MECE 法则、金字塔原则,以及我们刚刚说到的 SCQA 架构。 SCQA 即 Situation(情境)、Conflict(冲突)、Question(问题)和Answer(答案)。看一段广告词,你就能理解了: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问我怎么办,马上用亮甲。 在这段广告词中,“得了灰指甲”就是情况,“一个传染俩”就是这个情况产生的冲突和威胁,“问我怎么办”就是问题,“马上用亮甲”就是答案。这则广告通过 4 个板块的递进,只用了 20 个字就讲了一个故事:从发生,到形成威胁,到引发思考,再到最终解决。 SCQA 在写作上可以应用为 QSCA,顾名思义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交代背景,接着呈现冲突,最后给出答案。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未来 10 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不提升效率,存活概率是多少?(问题 Q)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情境 S) 年轻人越来越贵,工资每上涨 10%,加上税赋杠杆效应,公司 60% 的税前利润就会被“吃掉”。(冲突 C) 大量采用 IT 系统、外包服务是当务之急。(答案 A) QSCA 也可以稍做变化,变成 CSQA 来表达,比如上面示例的结构会变成: 年轻人越来越贵,工资每上涨 10%,加上税赋杠杆效应,公司 60% 的税前利润就会被“吃掉”。(冲突 C)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情境 S) 未来 10 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不提升效率,存活概率是多少?(问题 Q) 大量采用 IT 系统、外包服务是当务之急。(答案 A) 你看,引入 QSCA 和 CSQA 之后,你的文章自然而然变成了一种递进结构,对于每部分,你都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以及接下来会写什么。 写作从来不仅仅是写作,写作呈现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过去我们留意到的可能仅仅是认知的结果,但其实写作还涉及认知的方法、认知的角度。 写作在普罗大众层面的朴实功能就是记录和沟通。记录就要把话说准确,一语中的;沟通就要把话说透彻,一语入心。 对大部分人来说,做到以上两点,认知和感知能力就已经提升了一个级别。写作是一种极为趁手的工具,不用实在可惜了。 人的念头像一壶烧开的水,水面上的每个地方都在冒泡,永无定性。而写作能够把人们的网状思维用树状结构梳理,最后用线性方式输出。这类似于一种思想打坐,写作帮我们创造了一个“我的副本”,它并不完全等于你,却是一种使你能轻便地进行自我观照的方式。它把一个几 GB(千兆字节)的人,压缩成了几 KB(千字节),内容却依然高度保真。 祝大家早日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一语中的,一语入心。 南方周末写作课秘籍首次公开。南方周末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媒体,在国内率先开始特稿探索,借鉴非虚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文体创新,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与写作人才。 “主笔天团”亲授“爆款”作品的一套公式和五步故事法。南香红/雷磊/迟宇宙/王天挺/杜强/杨瑞春/陈鸣,“主笔天团”带你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按照“选题的捕捉-结构的搭建-线索的获取-叙事的质感-细节的呈现”的故事公式,抽丝剥茧般揭开好故事的秘密。 解决写作者“Top10”难题。比如深度挖掘选题,故事的经典开头和结尾,让故事更有文学性,辨认好的细节,提升故事的张力,拿到关键线索,怎样挖掘真相,高效调查,等等。 20余种压箱底的写作技法。比如养故事、养线人、抽象阶梯、看烂稿、1500字“小侧写”、写短句、白描、共鸣、专家型写手、故事五维度、重现场景、普世意义、特式采访、戏剧性、冲突描写、现场拍照、前三段抓人、人物案卷分析、信息树、画面感、文学性、背文章、自由间接引语等。 80余个真实故事案例拆解。案例来自讲师特稿、经典电影,轻松又烧脑。轻松:将方法论融进故事,讲师娓娓道来。烧脑:讲师的10余年经验和心得,知识密度大,细加琢磨才能收获更多。 收录讲师代表作和私藏书单。9篇作品共7万字,公开讲师私藏书单、影单。 知名媒体人、作家推荐。李洱、梁鸿、马家辉诚意推荐。王巍(南方周末总编辑)、张志安(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会长)作序推荐。 主要受众。内容从业者、媒体人、广告文案人、备考族的案头书,也是职场人士进行商务沟通、谈判、演讲、文字记录、日常交流的学习读本。 南方周末告诉你:讲故事不必靠天赋,而是靠系统的方法和有意的练习。 这是一本有深度、有温度的写作书,可以帮你——从完成“命题作文”到写出“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