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陕北(红色延安口述历史)

转战陕北(红色延安口述历史)
作者: 编者:刘卫平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转战陕北(红色延安口述历史)
ISBN: 9787561378076

作者简介

刘卫平,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从事西北革命斗争史、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延安精神的研究。文博馆员。发表《1943年,延安庆祝废约》《西安事变前夕中共对“蒋”策略的演变》等文章三十余篇;编写《延安博苑》第1—4辑等书;撰写《延安时期警卫工作简史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天津展)等陈列方案二十余个。

内容简介

延安保卫战 余秋里 余秋里,生于1914年,江西吉安人。1931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著名的独臂将军。文中身份为第三五八旅政治委 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9年逝世 。 我旅在延安休整的两个月中,认真总结了在绥东晋北 作战的经验教训,补充了兵员,通过开展为人民立功运动 ,苦练了技术和战术,各部队反复进行了“保卫党中央、 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的思想动员, 广大指战员认清了国民党进攻延安是在全国战场遭受挫败 后的疯狂挣扎,战斗情绪十分高涨。 我旅奉命于1947年2月2日离开延安,11日进至鄜县( 今富县)以西的黑水寺、直罗镇地区集结,准备出师陇东, 打击进犯之敌,并相机出击关中国民党统治区,以粉碎敌 人进攻延安的计划。 1946年12月31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以整编第四十 八旅、第一二三旅、第一三五旅及两个保安团的兵力,向 我关中分区发动进攻,以消除其进攻延安时的侧背威胁。 我新四旅、警三旅给敌人以杀伤后,考虑到关中地区地形 狭窄,回旋余地小,为了争取主动,于1947年2月19日掩护 党政机关撤出关中。 胡宗南集团侵占关中地区以后,又以5个旅的兵力,统 一由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廖昂指挥,分三路进犯我陇东分 区之庆阳、合水,企图吸引我军西调,以便集中兵力袭击 延安。 3月1日,敌军侵占庆阳,2日占我合水,3日,整编二 十九军军长刘戡命令第七十六师回撤至黄陵附近集结,以 便向延安发动进攻。 当敌军向我陇东分区进犯时,我旅奉命于2月28日隐蔽 集结于太白镇西南的塔儿塬、陈家塬附近地区,待机歼敌 。3月3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侦知敌四十八旅将于当天晚 间撤至西华池、板桥一线,并在那里宿营,当即命令我三 五八旅和新四旅进攻西华池,歼灭敌四十八旅。 西华池地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严重破坏,长期被雨 水冲刷,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深沟,地形十分奇特。在沟与 沟之间仍有着宽阔的平地称为“塬”,村庄就散布在这些 “塬”上。进攻西华池,塬地开阔,道路有限,塬与塬之 间被深沟隔断,不便于大兵团作战的隐蔽和运动,加上塬 上比较大的村落一般都有围墙、窑洞,坚固易守,进攻的 难度比较大。但是,再难也难不倒广大指战员歼敌的决心 和勇气。 我旅接到进攻西华池的命令后,决定以八团配属山炮4 门为主攻部队,七一五团为第二梯队,在八团后跟进,七 一六团为预备队。当天晚上8点50分开始向西华池攻击前进 。午夜,进至西华池北侧地区。经过短时间的组织准备以 后,于4日凌晨3时,向西华池发起攻击。首先以一营向西 华池新街突击。先头分队二连因地形不熟,误从旧城突进 。敌人依托坚固的城围工事,组织密集火力进行顽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