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汤汤

汶水汤汤
作者: 胡永生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76
折扣购买: 汶水汤汤
ISBN: 9787503960994

作者简介

胡永生,男,1965年10月生于山东新泰。从教10年后到某法院任职。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数百篇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发表,其中散文《鲁地六章》获《中国作家》征文一等奖。曾有法制著作被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收藏。现致力于法官文学的创作与研究。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鸟盘旋 1 汶水拖蓝,浩浩汤汤;长河落日,凤鸟朝阳。 夏初,暴雨过后的新甫镇显得清爽而幽静,棉絮 状的雾气萦绕于青砖绿瓦间,一丝一缕,似剪不断的 愁绪。一只大鸟口衔桑枝站在陈氏祠堂的屋脊上,悠 闲小步。它绕过青瓦间晃动着的几株墙草一年蓬,不 时偏头下瞧,似跟陈家后生们诉说祠堂的古旧与坚韧 。吉昌不想惊动它,他想让这只俊俏的鸟儿在屋脊上 多待一会儿。突然,大鸟一声鸣叫,朝浓密的桑枝丛 盘旋而去……这叫声似从祠堂的瓦楞间传出来的,它 撕开云雾,尖厉,凄美。这时,一支羽翎从挂满桑叶 的树杈上飘下来,撞入吉昌敞开的怀里。吉昌抬头, 一撮湿漉漉的东西掉在微黑的方脸上。用手一抹,是 撮鸟粪。吉昌骂道:“你是一个啥鸟呀!” 啥鸟?或者傻鸟,在汶河地界是骂人的话。吉昌 后悔不该在祠堂里守着祖宗们口无遮拦。他心中激灵 了一下,肌肉不自觉地抖动,就几秒钟。几秒钟后, 他忙用手捂住颤动忐忑的胸口,眼前一黑,心中虚晃 。紧接着,空中闪过一道蓝色的亮光,一个似曾相识 的孩子跑过来,散着眼光。吉昌心里又咯噔一下,这 不是丢失多年的儿子嘛!?吉昌紧走几步,一把拽住 儿子头顶上的那撮黄毛,说孩子,你可回来了!孩子 回道,爹,俺在那边见着老爷爷哩!吉昌忙问,那边 ,咋样?孩子又回,挺好的,老爷爷天天给俺讲故事 哩!吉昌又问,啥故事?那孩子的眼光突然发亮,神 色庄重地学着吉昌爷爷口腔说,春秋时期,陈国有个 叫陈完的人,他言语有失,得罪了国君。国君大怒, 想杀陈完。这时候,一只凤凰在陈完的头顶上盘旋三 周,落下。陈完会意,就乘凤凰鸟飞奔齐国避难。来 到齐地,凤凰鸟落地生火,其骨骼形成坚硬的岩石, 皮肉化为广袤的沃土。齐桓公见有如此吉兆,便想重 用陈完为卿。陈完却甘做凤尾,选做了工正。若干年 后,咱陈氏家族根深叶茂,人财两旺,子孙蔓延散居 于沟沟壑壑的鲁中山脉…… 又是一道蓝色的亮光闪过,不,那是一只大鸟在 飞翔。吉昌想起安氏给自己生的这个儿子早年被狼叼 走,只有魂在心头惦记着。这样,传说中那只驮着陈 完的神鸟也渐渐成了自己的魂,融入了一思一想一念 之中。这时,那只大鸟又从浓密的桑叶里飞出,在头 顶上盘旋着,吉昌才知道这是白日做梦。回头看了看 破旧的祠堂,是不是那个早年不慎掉进了狼窝的儿子 也想来祠堂占个牌位?不,这孩子没死,还活着!吉 昌一直有这样的直觉。他朝空中的大鸟喊:“你爷爷 还健在呢!你爹还精神着呢!你飞得远远的,去听老 爷爷讲故事吧!” 2 人昂首,鸟飞远。 一连几日,吉昌跟着老爹陈世安来祠堂祭拜,求 祖宗们保佑自己再鼓捣出一个带鸡巴的孩子来。 事儿就是这么巧,等你想多了,想够了,想腻了 ,准备打死都不再去想的时候,那东西就似挥之不去 的阴魂,无时无刻不在你的眼前晃荡。吉昌眼看着大 鸟矫健的飞姿落入一片林子里,他心急如焚,恨不能 在自己的腋下也插上一对翅膀,扑棱棱一头扎入密林 ,逮住那只大鸟,找到那个儿子说:“看,这就是当 年驮着陈完飞奔齐国的凤凰呀!” 一日,吉昌见爹陈世安依偎在陈氏祠堂的门框上 ,就把这景况说了。陈世安大喜,说祖宗托梦哩!好 兆头呀!这几天就别来祠堂了,你再去凤凰山上转转 ,好好找找,顺便看看桑葚让小毛贼掠光了没? 桑叶跟桑葚是陈家的主要营生,大大小小十几座 桑园散落汶河两岸,一年下来陈世安的算珠一拨拉也 是一笔不可小窥的收入。陈世安挂念着凤凰山下最大 的那片园子,是因为有一片汶河水相阻。吉昌嘴里应 着,心里却在犯愁,为了寻找这个孩子,自己不止一 次往山间密林里钻,时不时地听见狼嚎,心里头发憷 ,腿儿打软。好不容易挨到农历六月初六,镇上的人 都卷了纸香去凤凰山敬山神,吉昌才随着人流懒洋洋 地走出巷子。众人乘船掠过一片平静的河面,来到山 下一座方形土台。这座土台高十几米,拾级而上,台 面平整开阔,多樟树。人们就在土台上摆香案,祈福 神灵保佑平安。这座巨型土台在汶河地界稀罕,有人 工夯土的夯痕。从古至今,年年都有人来此炷香火。 吉昌吃力地爬上土台,举目西望,整个山体像一只欲 飞的燕子,惟妙惟肖。吉昌问正在炷香的陈世安,爹 ,你看那山,多像一只玄燕呀!陈世安头也没回,说 祖宗们年年都来敬凤凰,这点事,你看不出来?此时 ,山腰丛林处隐隐约约有鸟在飞翔。吉昌顾不上磕头 ,三步并作两步,跃下土台,拨开荆棘,窜入密林。 那只大鸟在密林里时隐时现,吉昌越发好奇,不顾路 险坡陡,跟着大鸟来到一个陡坡,坡上发现一处山洞 。难道,大鸟藏身山洞?吉昌探头看了看,洞里边黑 黑的,往里走了几步,伸手不见五指,心里发憷,便 急忙退回。他借着洞口的光亮,看见洞口顶部有些古 怪的文字。他仔细看了看,不解,感觉神秘,上面隐 隐约约有银光闪烁,再往里走,进不去了。难道这洞 顶上的字符,就是通往山洞里头的密码?琢磨了半天 ,也没弄懂。便想返回土台找个懂古字的人来看看。 来到土台上,见众人已经祈福完毕,姚家长者一手端 着酒杯,一手举着羊排,叫吉昌喝上一碗酒,啃一条 羊腿。吉昌神色匆匆,打了个手势,了事。李家后生 蹭到吉昌跟前,伸出沾满油污的手,拉吉昌坐下,问 吉昌大哥你咋跟个羊羔子似的乱窜个啥?吉昌本想把 发现山洞的事说说,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这个当年 的同窗,跟着林先生学了几句《论语》,也只是蜻蜓 点水而已。这些人都不妥当。想来想去,还是去求林 先生吧! 林先生自称是孔子的学生。起初,大伙不信,问 孔子生活在哪朝哪代呀?林先生说,孔子欲登泰山, 从曲阜北上,途径大汶口,观汶河古渡奇观,作“逝 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感慨。俺祖上林放曾经向 孔子问“礼之本”,是地地道道的孔子的学生,俺是 林放的第七十代玄孙,读孔子的书,也算是孔子的学 生嘛!果不然,林先生学识渊博,博采众长,笔力扎 实,让人信服。吉昌自小在林先生的教鞭下长大,学 了不少见识,林先生见了陈世安,就夸这孩子识字多 。可是后来,吉昌做了一件令林先生头疼的要死的事 。 在土台上没有找到林先生,吉昌就往镇上急返。 来到镇上,吉昌直奔林先生住处,走到半道,却把身 子一拐,朝自家老宅子走。他想起那件让林先生头疼 的要死的事,自己心里头发憷,人家正在气头上,去 了,还不是白费口舌?转念一想,求人的事,还是让 老爹出面,妥当! 又去老宅子,见大门紧闭。朝陈氏祠堂看看,门 半掩着。吉昌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祠堂门外,朝里边 喊:“爹,爹,您在吗!” 半天没人吱声,吉昌把头探进门,见爹正在给祖 先牌位清理灰尘。陈世安扭头训道:“你嚷嚷个啥, 你嫌爹不早死呀!” “爹,您想哪去了?守着这么多祖宗,他们还让 您在阳间多上几年香火哩!你出来一下,俺跟您商量 个事!” “啥事?见不得祖宗?” “您出来嘛!” 陈世安收起鸡毛掸子,走出陈氏祠堂,把门关了 。吉昌惊恐地说:“俺今儿在凤凰山上看见了一个洞 ,里边有铜锈气味,洞口还有字符,可能是通往山洞 的密码,您找林先生去看看吧?” 陈世安手里的鸡毛掸子抖动了一下,沉思片刻, 回头白了一眼吉昌,说凤凰山离咱新甫镇老远哩!还 隔了一条大汶河,你好意思让老先生折腾呀?再说, 你早先惹了事,让老子去给你摸锅底灰呀!你有本事 ,自己跟林先生说去!吉昌说,爹,您去看看,就知 道值!还有,俺梦见凤凰哩,还有您盼的孙子……听 了“孙子”俩字,陈世安长吸了一口气。吉昌见爹心 动,接着说,您当面给林先生赔个不是,他那心头火 也许会消些。再说,看字,是学问。论学问,只能求 林先生。陈世安瞅了眼吉昌,没再言语。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