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精)/西湖十景
作者简介
王旭烽,女,浙江人,中国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文化学院院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一级作家,中国浙江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浙江省作家协会副**。其代表作《茶人三部曲》(一、二部)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参与领衔创建的茶文化学院为目前**外**的茶文化高等教育本科学院。
内容简介
年轻人是直接从平台上跳下朝我打招呼的。他身袭青 布长衫,头戴瓜皮帽,背拖假辫子,手拎黄铜长流壶,一 副自来熟神情,说:王老师到底还是来了,我老爸还担心 等不着你呢。 我们站在保和堂药店门口许仙雕像前,这位传奇中与 白娘子演绎旷世情缘的杭州市民,据说曾是这个药店的伙 计,与眼前这个“茶博士”打扮的小伙子倒真是一对。 我不认识他,亦不知其老爸何许人,但又不想悖他热 情,正琢磨如何搭腔,年轻人继续自说自话:王老师你等 我换衣服,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看来他老爸是歪打正着了。其实我访吴山茶会纯属偶 然,读报起念,临时发兴,倒也算是饱了一回眼福。吴山 本在闹区,南宋小朝廷的皇城根下,自然市声鼎沸,年来 茶事花样翻新,山脚下摆开阵势,各路神仙尽施其法。从 前一把壶泡七盏茶,如今申报吉尼斯,泡三十盏了。那大 茶壶竖起壶嘴,高人一头,六个茶博士随心所欲把玩其中 ,仰面弯腰,长流穿顶,做出种种惊险奇异动作——苏秦 背剑,长虹贯*,海底捞月,双龙戏珠……茶与杂技与武 侠扎堆整合,看客心眼吊起,哪里还记得冲茶原本是为了 品饮。 年轻人出来,换了一身行头,顿时就从前清一朝回到 二十一世纪。其人中等个子,掐腰紧身米色灯芯绒外套, 绷一条牛仔裤,前额头发挑染得黄黑斑澜,且如水帘洞水 般挂下,遮住大半张面孔,衬着很秀气的尖下巴,脸就小 了。我注意到他走路时腰板笔挺,肩向后拗,脚呈外八字 ,有职业训练之痕迹。 他的右耳垂挂了一枚银色耳环,自鸣得意地闪烁在五 月江南的莺飞*长之中。 我说对不起,你们父子俩我都不熟,事先又不曾相约 ,恐怕…… 怎么没有,年轻人便说,十多年前就约过,你那时候 还在茶叶博物馆工作。 他见我依然茫然不知所措,便又提醒:穗庐茶主?你 拿着那张登着老照片的报纸来,我还见过你…… 我噢——了一声,想起来了。 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拍于西湖的老照片,背景为 小瀛洲附近湖面一角,铺开的泛旧的湖水像被风咴过的沙 土,中央便是那可做西湖标志的三潭印月石塔。与湖水齐 平的底座上一左一右站着两人,均穿长衫,年轻的眉清目 秀尖下巴,斜分头的西发整齐向后撸去。一绺发梢却顽强 地扑了下来,袭入一侧的眉眼,衬出一丝别致。另一个岁 数略长,长发披肩,留一撮山羊胡子,是个欧洲人种的老 外,鼻梁上架一副末代皇帝溥仪当年**的圆式眼镜,那 面容自有一意孤行的严峻。两人合抱石塔,像是不那么拽 着,人就要掉入湖中。 照片反面是用钢笔蘸着蓝黑墨水写下的题词,字迹工 整,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永别了,一去不复返的幸福,但我沉静平和,因为我 知道,在我死去的那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国西湖。 落款是一枚方章,阴刻的隶书体——穗庐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