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识病
作者简介
王亮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 臣字门学术流派第七代传人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2022 年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马丙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徐荣谦教授。长期专注于中医传统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擅长运用中医药及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儿童常见病,并在中西医结合诊治颈肩腰腿痛、小儿神经及精神类疾病、妇产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内容简介
面色异常,多是脏腑问题 面部色泽的变化是望面部诊察脏腑病变的主要内容。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部征象,因此,可以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来诊断脏腑疾病。 正常面色 正常面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一生基本不变。客色,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生活条件、昼夜时间、气候季节等发生变化,人的面部皮肤颜色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呈现出的颜色。 面色发白 如果面色发白,有可能是肺或大肠的功能受损导致。如果面色虚浮且苍白,并伴有尿少、浮肿、少气懒言等症,可能是阳虚不能鼓动血运所致。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 面色发黄 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之故,慢性肝炎、肝癌早期可见此面容;若面黄而且伴有水肿,多为脾气虚弱、水湿内阻,肝硬化腹水、尿毒症患者有时可见此面容。 面色发红 面色发红,多与心和小肠有关,也表示热证。若为满面通红,则属实热证,是由邪热逼迫血液,血行加速,脉管充盈所致;如果仅见两颧部泛红,则多是由阴虚火旺而产生的虚热证。实热证多见于感冒发热或温热病脏腑热盛之时,而虚热证多见于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中。 面色发青 面色发青但双耳红赤,为肝火上攻之象;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气不足,常见诱因为血脉淤阻、心肌梗死;面色青中带黑为寒甚痛极;面部青紫,且以两眉之间、鼻柱之上及口唇四周较为显著,多是惊风(又称“惊厥”)的先兆。 面色发黑 体内肾阳不足会导致面色黧黑晦暗,一般伴有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尿清便溏或尿少,腰以下水肿、男性阳痿、女性宫寒不孕。另外,体内长时间有瘀血者,也可见面色黧黑,并伴有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毛发不荣,女性兼有月经不调、小腹刺痛、唇青舌暗或有瘀斑。 望诊方法又多又全:从头到脚、从毛发到血液,500多个疾病信号涵盖全面。 望诊知识严谨好记:理论通俗易懂,信号分类清晰,图文并茂,好懂好记。 零基础速学望诊:头面诊、口舌诊、手足诊、血液诊,一本书让你快速学会中医望诊。 身体求救信号及时发现:脑出血、脑梗死、急性肾炎……这些急性病都是有征兆的,掌握望诊方法,及时捕捉疾病信号,早发现才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