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98.00
折扣价: 406.70
折扣购买: 超声影像解剖学(原书第2版)
ISBN: 9787504696953
何 文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超声医学系主任。科技部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会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超声介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超声医学会副会长,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多种核心期刊副主编、编委。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 12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2 项、科技部和其他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 9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6 项。荣获“天坛名医”(2020)、“国之名医”(2019)、“中国优秀超声医学专家”(2012)、“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个人突出贡献奖”(2011)、“王忠诚式优秀医务工作者”(2006)等奖项及荣誉称号。主编超声医学专著 3 部,主译专著 1 部,参编超声医学教材和著作10 部,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其中 SCI 期刊收载论文 70 篇。 聂 芳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中心主任、研究生处处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副主委,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甘肃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会长,甘肃省超声质控中心主任,甘肃省超声影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多次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在 SCI 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任芸芸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第二届妇产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围产学部部长,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妇产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及第三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及围产学组组长,《肿瘤影像学》《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委,《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2019 年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中国杰出超声医师”称号。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主编 / 副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及《中国产科超声检查指南》等多部专著,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在 SCI 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
第一篇脑和脊柱 Edition) 头皮和颅骨穹窿 一、术语 定义 z 囟:颅缝交界处大范围的结缔组织 二、大体解剖学 概述 z 头皮 ○ 头皮分为 5 层 – 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头发、皮脂腺 – 皮下组织:含有丰富血管的纤维脂肪组织 – 颅外组织:头皮肌、帽状腱膜 – 腱膜下组织:疏松网状结缔组织 – 颅骨骨膜:颅骨的骨外膜 z 颅骨(由 28 块独立的骨头构成,其中大多数借纤维缝连接颅缝) ○ 颅骨分以下几部分 – 脑颅骨 – 颅底 – 面颅骨 ○ 脑颅骨由以下颅骨构成 – 2 块额骨,通过额缝分开 – 成对顶骨 – 鳞状枕骨 – 成对的鳞状颞骨 ○ 3 个主要的锯齿状纤维关节(颅缝)连接脑颅骨 – 冠状缝 – 矢状缝 – 人字缝 ○ 内外骨板 – 2 块致密皮质骨薄片 – 由板障分隔(含骨髓的松质骨) ○ 颅内表面 – 由硬脑膜外层(骨膜)包裹 – 走行血管的沟槽 – 可能有局部变薄的区域(蛛网膜颗粒)、孔(导静脉) 三、影像解剖 概述 z 头皮:低回声,无法进一步识别头皮的五层结构。 z 内外骨板间颅盖骨间回声:板障内充满脂肪骨髓呈低回声,颅缝呈现为颅骨间的间隙 z 额骨 ○ 额窦在含气量方面变化较大 ○ 额骨通常会出现增厚、骨质增生的情况(尤其是老年女性) z 顶骨 ○ 常见于与矢状缝相邻的壁变薄、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区域 ○ 内板通常稍不规则(由脑回压迫形成的压迹),由成对的脑膜中动脉 + 静脉形成的沟槽 z 枕骨 ○ 上矢状窦及横窦沟 ○ 标志着窦汇合的枕内隆起(窦汇) z 颞骨 ○ 薄,内表面有中间脑膜血管形成的压迹 ○ 外表面有颞浅动脉形成的压迹 z 囟 ○ 为底层脑实质的超声检查提供声窗 ○ 前囟 – 在 2 块额骨和 2 块顶骨之间,通常在 2 岁时消失 – 融合后成为前囟:对应矢状缝和冠状缝的交汇处 ○ 后囟 – 小,通常在 3—6 月龄时闭合 – 融合后成为后囟:对应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交汇处 ○ 翼点 – 前外侧囟;在 3—6 月龄时闭合 – 额骨、顶骨 + 蝶骨大翼、鳞状颞骨之间的 H 形的交界处 ○ 星点 – 后外侧囟,持续到 2 岁 ○ 乳突囟 – 位于颞阔肌和人字缝的交界处 – 持续到 2 岁 四、解剖成像要点 影像学建议 z 高频线阵探头可显示超高分辨率的近场结构 z 可以通过大量使用耦合剂来实现皮肤与探头的良好耦合 z 浅表导声垫可用于增加焦区深度 z 超声可用于评估颅缝,并协助诊断颅缝早闭(颅缝过早融合) 书中提供了千余幅高质量解剖示意图及高清超声图像,对超声扫查方法、影像解剖与超声检查切面一一对应讲解,并介绍了超声图像及血流动力学综合分析的相关知识,将人体解剖学及超声医学相关内容生动、简洁、直观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本书编排简洁、版式精美、内容丰富、实用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