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思维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顺着来不行,就倒过来试试 经验告诉我们:固化的定向思维、传统思维和惯性思 维,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科学、正确、高效的思考方 式。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顺向走不通,就倒过来试试,从 问题的对立面思考,没准儿能独辟蹊径,突破瓶颈。这也 是逆向思维的精妙之所在。 那逆向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呢?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 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当所有人 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 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倾向 于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反面入手可能会使问题得到 更好的解决。让我们看看这个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先给被试者看四张卡片,卡片如下: 被测试者只可以看卡片的正面,之后告诉他:“偶数 后面是原音字母。”让他们思考这句话是否正确。他们可 以翻开四张卡片中的任意一张或几张,当然,翻看的卡片 数要尽量少。 在测试中,大部分人会翻开第二张卡片和第四张卡片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翻看第二 张和第三张。但是,很少有人会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习惯正向思考问题,忽略了问题的反面。 翻看第三张卡片就是从反面思考。 像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三国时期的曹冲 称象,都是跳出常规思维束缚,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孙 膑通过添兵减灶,造成一种撤兵的假象,从而迷惑了庞涓 。诸葛亮却用相反的方法——减兵增灶,摆出一副大兵压 境的态势,从而骗过了司马懿,真可谓是“思维无定势” 。 小刘曾加入一个程序员QQ群。平时,他很少在群里说 话。一次,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从一千米高空往下倒 一桶水,会不会把下面的人砸死?一时间,群里热闹起来 ,有人说要根据重力、质量、阻力设计个模型,有人说要 编个程序计算一下……小刘轻轻地打了一行字上去:“你 们没有淋过雨吗?” 顿时,群里的人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小刘被管 理员踢出了群。 换个角度思考,一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根本算不上问 题。虽然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种思考方式,但是能让 我们快速解决问题的,却往往是经验。当然,经验往往受 困于思维方式。同样一件事,善于从正反两个方向考虑问 题的人,所得的经验往往更为丰富。 很多人在从事带有创意的工作,如文案、图文设计、 营销策划等。让他们最头疼的不是工作本身有多累,而是 找不到灵感。有时候,拍肿了脑门也想不出好的方案;有 时候,吃着烧烤,撸着羊肉串,灵感就来了。为什么?很 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逆向思维。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国首都马那瓜发生了 大地震,整座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让人感到惊奇的是 ,在一片瓦砾中,唯独18层的美洲银行大厦安然屹立,而 大厦正前方的街道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裂痕。 这座大厦的设计者正是著名工程结构专家美籍华人林 同炎。他在设计美洲银行大厦时,想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建 筑的抗震强度,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建筑材料在强大 外力下不变形、不开裂的问题。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突 然想到:既然正面不能彻底解决防震问题,为什么不倒过 来想想呢? 于是,经过精心的测算,他决定采取框筒结构。这种 结构和一般的结构不同,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在正常受 力的情况下,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抗压力;如果受到突如其 来的强大外力时,房屋内部结构中某些次要构件会开裂, 这样,可以瞬间减轻房屋承受的压力,进而保护主体结构 的完整。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