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浪潮(精)
作者简介
马库·维莱纽斯(Markku Wilenius)从事未来研究20余年,大部分时间在芬兰未来研究中心工作。他是图尔库大学图尔库经济学院未来研究教授,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化社会和未来教育客座教授。2015年,他在图尔库大学参与创办了图尔库复杂系统研究所。他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经济长波、金融和森林工业的未来、气候和能源政治,以及扁平化组织的未来。维莱纽斯的最新项目是城市和社区的未来。他是两个基金会的主席,曾在全球最大的私人保险公司安联供职多年,负责公司的战略研究和发展。他是罗马俱乐部的成员,曾带领芬兰专家代表团参加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他出版过几本著作,发表过数百篇关于未来研究的文章。维莱纽斯曾赴各大洲演讲,并数次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他与妻子和两个儿子住在赫尔辛基。
内容简介
当世界充满变数时,人们对未来最为好奇:全球 经济陷入衰退;员工被解雇,失业率飙升;经济学家 散播阴郁气氛,面色严峻地分析形势;报纸头条全是 消极论调;人们不再买房并且遏制消费……而当全球 事务自动协调、未来格局明朗可期时,人们对未来的 担忧则要少得多。 只有身处坏光景,人们才会思考未来。这是因为 ,思考未来能让我们对“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以及“ 如何改变”进行有用的分析。展望未来可能意味着重 新分析或评估选择。受困于过往似乎是人类面临的一 个特殊问题。现实是过去与未来的结合,未来已经融 入现在。现实不是连续和简化的,而是需要各种视角 ,来照亮其微妙和隐秘之处。 窥探未来的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只要先进文 化存在,人类就会憧憬未来。柏拉图的《理想国》可 能是人类对未来社会最早的理想化愿景。这告诉我们 ,人类展望未来的历史有多么久远。希腊哲学家本质 上创造了西方科学和思想的精神根源。 最终,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但如果我们能找到影响未来 的因素,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吗?答案是:有可能。 认为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是非常荒谬的,因为 机会在所有事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量子物理学告 诉我们,粒子可以同时表现为波和分离的粒子,也就 是说,并没有科学依据让我们相信某个确定的未来。 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在稳定的发展历程中,突 然的变化会如何扰乱社会和日常生活,这些变化在多 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例如,谁预见到了移动技术会 如此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我们很难想 象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尽管手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不过短短20年。 人类的特点是能够轻松适应新的情况,进化加强 了人类的这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人类社会得以 延续。我们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能力。 几千年来,或者换句话说,自从美索不达米亚先 进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与未来的关系几乎没有变化。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与自然的对话:我们通过播种、育 林伐木和海洋捕捞等形形色色的方式来塑造环境。每 一个行为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未来,只是某些行为的 影响更为显著。 今天,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全新的广度。在 远古时期,人类的行为最多影响一个地方,几乎不会 产生任何全球效应,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古生物 学家蒂姆·弗兰纳里(Tim Flannery)通过将人类称为 “破坏者”来描述这种变化:人类使用技术,将自然 选择加速了10个数量级。这为文化进化开辟了一个全 新的方向。 到目前为止,地球的主要里程碑有小行星碰撞、 突然的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这 种破坏在地球历史上数不胜数,但由具备意识甚至自 \"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芬兰前总统 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 作序推荐 本书使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康波理论)来解读我们眼前的世界 “周期天王”周金涛先生是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著有畅销书《涛动周期论: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 席卷全球的第六次浪潮将挑战我们当前的价值观、体制以及商业模式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由著名长波学者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v)命名,指的是为期40~60 年的经济波动。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现代经济的波动周期(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或“康波周期”)总是以渗透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技术创新为起点,进而是长期的经济回升和生产力的稳步提高。这样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实践和组织文化。然而,从某一时刻,新技术网络的投资回报开始降低。这导致信贷需求停滞,在周期再次开始之前,实际利率下降到零。这个模式在过去200年的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中得到证实,包括上一次金融危机。因此,我们有一个可观察的、结构化的时间模式来定义我们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