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ISBN: 9787577200460

作者简介

为了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原华中理工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基金会最初于1992年通过民间筹资人民币10万元,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核资批复同意设立。1999年经湖北省民政厅审定合格,准予登记,并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2004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根据有关规定,基金会于该年底再次经过湖北省民政厅审查合格,以“武汉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名称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登记注册。基金会由社会团体法人转变为基金会法人,现有资本人民币500多万元,主管单位是湖北省教育厅。  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张培刚奖) 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具体包括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奖励科研成果,资助研究及出版,筹集资金,实现增值,开展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的成立对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内容简介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关注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的问题。我们知道,资源产业依赖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和机制造成资源型地区增长乏力。但是有一个现象或者说有一个因素,实际上是现在的研究关注不足的,即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一些环境治理目标的提出,对本来就增长乏力的资源型地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相当于给它们戴上了新的“紧箍咒”。资源开发活动会通过破坏生态环境,对经济转型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探讨资源经济体的发展问题,必须把这个因素也考虑在内,将它作为一个外部约束条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资源型地区和非资源型地区的一些对比情况,我们发现,在空气污染(比如二氧化硫、粉尘的排放)方面,无论是强度还是规模,资源型地区都远高于非资源型地区。也就是说,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未对资源型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反而“透支”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现象。同样地,我们也从人力资本维度总结了自然资源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发现,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雾霾污染,资源型地区也要比非资源型地区严重,这就会对资源型地区的民众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自然不利于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 再从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层面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将资源型地区和非资源型地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碳强度还是碳排放的规模,资源型地区都明显高于非资源型地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资源依赖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不仅会对发展或者增长产生“诅咒”,也可能对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一些环境科学的研究显示,碳排放的增多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碳排放也是一种污染物。通过对上述种种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资源型经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即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带来了高昂的环境成本和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而且,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运行,也会使得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陷入步履维艰的状态。 本书是张培刚奖颁奖活动的重要嘉宾、专家主题演讲的汇集,专家层次高,在学术界和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文集多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分析深入,观点深邃,是读者了解国家重大经济战略施行的有益的参考资料。 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文集所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是国内外一流的经济学家,拥有很高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2)文章多集中于国内当前的经济重大举措和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解读力; (3)文章视角多元,分析深入,观点深邃,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4)该文集也是张培刚奖活动的一个重要产出成果,已经连续出版多年,具有很好的史料价值。 本书可作为为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科研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及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的课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