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世说新语选(初中部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ISBN: 9787020163052
黎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魏晋南北朝文学。著有《两晋文士的人生趣味与文学世界》,合著有《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魏晋才子传笺证》等。
2.88顾长康从会稽还〔1〕,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2〕,若云兴霞蔚〔3〕。”丘渊之《文章录》曰“顾恺之字长康,晋陵人。父说,尚书左丞。恺之,义熙初为散骑常侍。” 〔1〕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言语》第57条已见。从会稽还:据《晋书》记载,顾恺之家住会稽,时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参军,休假后自会稽还荆州。 〔2〕蒙笼:笼罩,覆盖。 〔3〕蔚:荟聚,指云气弥漫。顾恺之对山水之美有独特感受,他以富于才藻的语辞品评出来,触起人们对绚烂山水之色的想象和向往。 2.91王子敬云〔1〕:“从山阴道上行〔2〕,《会稽土地志》曰:“邑在山阴,故以名焉。”山川自相映发〔3〕,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4〕。”《会稽郡记》曰:“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5〕,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擢干竦条〔6〕,潭壑镜彻〔7〕,清流泻注。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1〕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起家州主簿、秘书郎,累迁至中书令。为人高迈不羁,是一时风流之冠,工书法,与其父王羲之合称“二王”。 〔2〕山阴道:山阴,县名。六朝时期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东晋初年,渡江世族多聚居于此,其沿途山川风景常为士人吟咏欣赏。 〔3〕映发:辉映衬托。 〔4〕尤难为怀:更加让人难以表达美景给人的感受。怀:心情,感受。 〔5〕崿(è饿):山崖。 〔6〕擢(zhuó卓)干竦(sǒnɡ耸)条:形容树木、枝条挺拔直上。擢,拔,竖立。竦,高耸。 〔7〕镜彻:像镜子一样明净透彻。 2.92谢太傅问诸子侄〔1〕:“子弟亦何预人事〔2〕,而正欲使其佳〔3〕?”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4〕:“譬如芝兰玉树〔5〕,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1〕谢太傅:谢安。《言语》第62条已见。 〔2〕预:相干,关涉。人事:自己的事。 〔3〕正欲:只是想。佳:突出,优秀。 〔4〕车骑:谢玄,谢奕子,谢安侄,曾官车骑将军。《言语》第71条已见。 〔5〕芝兰玉树:指优秀子弟。芝兰,芷和兰,两种香草。芝,通“芷”。玉树,传说中的仙树。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十分重视子弟的教育,优秀的子弟也是家族利益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谢安早年隐居不欲仕进,后来也是为了家族利益才出仕。他的问话包含着对晚辈的殷殷之望。谢玄的回答,正中要领,体现了他良好的素养和敏捷的反应。 本书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中学生朋友课内外阅读,版本完善,编校精良,注释专业、翔实。该书市场上虽有多个版本,人文版独具优势。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它由南朝刘宋时期的临川王刘义庆(403—444)主持编定,内容以汉末、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闻、品题为主。汉末、魏、晋,王纲解纽,天下乱而未定,礼教的约束力十分薄弱,名士风流蔚然勃兴。刘义庆编纂的这本书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风貌,所以鲁迅说,《世说新语》是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之所以能够跻身经典,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怕是魏晋名士风流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种令人企慕的精神品质,如雪夜访戴、黄庭换鹅、牛渚吟诗,此中日常生活饱含着洒脱的美感。 不过回到编辑层面来谈这本书,我们不得不承认《世说新语》虽然是经典名著,但自公元三世纪到今天——二十一世纪,历史真是太久远,书中的语言并不容易读懂。归纳起来,阅读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该书按照36个门类编订内容,文字有长有短,总共有1000多条。该书以记录名士一言一行为主,其优点是简约,其缺点是零碎,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碎片化”著作。把碎片归拢收拾利索,需要很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储备做支撑。 二、该书阅读有三大直接的难点:1.魏晋时期口语化的词汇难解,容易导致 (好在学者们把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很多);2.行文中用官位、爵位、籍贯、字号、小名等作为某人的代称,颇难记识,极易混乱;3.人物繁多,家族众多,尤其是世家大族,数代相承,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家族谱系,就很难搞清楚他们的亲疏长幼关系。 三、《世说新语》面世不久,人们就觉得它有趣同时也有所不足,所以没过几十年,就有梁朝的刘孝标(463—521)为之做注。刘孝标主要做了三件事:1.附益相同的史料;2.辨别记载的真伪;3.标注人名、地名等。刘孝标注的内容很丰富,其文字量超过了正文。刘注的价值很高,所以它出来后,便与正文共生,一起流行。我们要读《世说新语》,一定要读带有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丰富了《世说新语》的内容,但这也是一千五百年以前的注文,其引用的文献仍以魏晋时期的典籍为主,文辞奥涩,阅读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世说新语》的文章,以简约为主,但简约而不简单,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问题是,跨越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古人、今人的思维方式早已云泥有别(这也是我们觉得古代的笑话不好笑的原因),所以这文字中的趣味需要点化,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 以上四点内容,既是我自己读这本书的体会,从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恐怕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编辑一本新的《世说新语》,就要好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看看市面上已有的《世说新语》读本的情况,我们发现,书店里能看到的比较优质的整理本,主要是针对专业读者的,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龚斌《世说新语校释》等。它们不是普及读物,一般读者虽然也可以看,但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读懂。我担心,这摸索和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或许就把阅读兴趣给破坏了。而那些比较简单的注释本,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1.整本书中没有整合“碎片化”文本的目标和方案。2.语词、典章、背景知识注释欠准确,注释中的轻重缓急处理得不尽如人意。3.内容不完整。这里所说的内容“不完整”不是指“选本”,而是指很多读本把刘孝标的注文删掉了,或者即使保留了刘孝标的注文,也不予注释。4.点评不够切当,要领未见得宜。以上这些情况更加坚定了我编辑这本书所确定的方向。 把美好的设想变成一本书,其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关键环节是我们需要一位志同道合的作者来实现(编辑只是编辑而已,不能越樽俎而代庖厨)。所幸,我们找到了校注者黎臻老师。黎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学者。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现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已出版学术专著《两晋文士的人生趣味与文学世界》,并参与撰著了《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魏晋才子传笺证》等书。她对汉末、魏、晋历史的了解比较深入,对《世说新语》的研究情况也十分熟悉,这种专业素养正是我们需要的。她也很赞同我们的编辑设想,所以合作非常愉快。 关于这本书四个方面的难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我们觉得编辑一本遴选精华的《世说新语》选本,对初次接触这本书的读者更为合适。正如我们前文谈到的,《世说新语》1000多条,其实并不是每一条都精彩,对于初读者来说,汲取精华,培养兴趣,最为重要。精华内容,可以举一反三。若有兴趣,则可以继续深入,研读更专业的读本。经过认真选择,我们最后选了202条内容。 第二,前面提到,刘孝标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