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原来如此(132个古怪问题和意想不到的答案)(精)/探索新知系列
ISBN: 9787100177801
米克?奥黑尔,世界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人》编辑,著名畅销书作家。编有《有什么东西吃黄蜂吗?》《为什么企鹅的脚不结冰?》。米克?奥黑尔的著作现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冯永勇,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译有《虚无:从绝对零度到宇宙中被遗忘的角落》《几率:运气、随机和概率背后的秘密》。
1 地球 地球的旋转 Q: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A1:地球自转只是因为它尚未停止运动。太阳系,确 切地讲应为银河系,源自一大团围绕中心旋转从而聚合浓 缩的气体。角动量守恒意味着这团气体的全部衍生体自身 能够产生转动。由于宇宙内部的摩擦力和其他力量都很小 ,包括地球在内的自转天体,只会逐渐缓慢减速。 格林·威廉姆斯 英国德比 A2:月球看上去总是用同一面朝向地球是因为其自转 周期恰巧与其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致,这是潮汐摩擦的结 果。假设月球不自转,那么任何平行于轨道面穿越月球的 直线都会在宇宙中保持同一方向,月球将在一个完整公转 周期中始终显示背面,只需在纸上画出来就可以证实。 D.S.帕兰西斯 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系 最短白昼日与日落最早或日出最晚不是同一天 Q:在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发生于12月21日 或22日,而这一天却不是日落最早或日出最晚的日子。为 什么会这样呢? A1:地球围绕太阳进行轨道运动的两个属性造就了这 些日子之间奇妙的差别,即日落最早日、白昼最短日(冬 至)以及日出最晚日不在同一天。这两个属性一个是地球 轨道的离心率,另一个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之 间的夹角。 二者相结合就产生了一年四季中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 。在某些月份,会出现连续几天中相邻两个正午之间的间 隔略长于24小时的情况;与此相对应,其他月份会出现间 隔略短于24小时的情况。上述两类情况在一年中发生的时 间长度恰好相互抵消。 北半球在12月冬至日前后,相邻两天正午的间隔比24 小时约短3O秒。由于这一时间差比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变 化更大,就形成了显而易见的效果,从而使人们直观感受 到日落最早日和日出最晚日不是同一天。 弗雷德·沃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库纳巴拉布兰 A2:日出最晚日比冬至(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晚 几日产生的主要影响就是一天中太阳到达最高点所在时间 的摆动。在45度纬线地区,这一时间围绕正午以振幅8.8分 钟、周期6个月的正弦波进行摆动。在(夏、冬)两至(日 )和(春、秋)两分(日),最高点出现的时间是正午。 每天,日出和日落时间以太阳最高点发生时间呈轴对 称分布。我们将这两段时间间隔称为上午和下午,在冬至 日,上午的时长达到最小值,连续几日保持大致不变。然 而,尽管冬至日太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是正午,但这一时 间很快就向后推迟,并改变了日出时间,从而在这之后的 数天,日落时间也相应推迟。过了这几天,上午开始变长 并高于8.8分钟的正弦波波峰,日出时间又变得更早。 那么为什么太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会围绕正午进行摆 动呢?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与其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不垂 直。假设在地心和地球自转轴交汇处固定一个参照剖面, 以一年为期而不是以一天为期绕轴转动一周。在这个剖面 上,太阳通常上升及下降23度,但同时也发生一点偏离, 这就造成了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围绕正午进行摆动 。 特里·沃茨 美国新泽西 仲夏不是最热的时节 Q:在北半球,每年太阳到达天空最高点的时间总是( 或者非常接近)6月21日。然而,最热的月份却往往是7月 或8月。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12月21日太阳处于最低点 ,但最冷的月份则是1月和2月。为什么? A1:地球具有一定比热,会产生导热延迟。因此,当 北半球进入夏至日时,仍在继续升温中,需要经过几个星 期才达到最高温。同样,进入冬至日,仍在继续降温中, 也需要经过几个星期才达到最低温。 艾登·韦斯特伍德、史蒂芬·柯林斯 英国利兹大学 A2:尽管北半球6月末阳光照射最强,就像房屋用煤气 暖炉取暖,炉火迅速加热,但要使房间里的空气受热却需 要一段时间。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地球上空的大气。同理, 熄灭炉火后房间不会立即变冷,因为屋内的空气是逐渐冷 却的,与地球空气冷却过程相同。 伊恩·赫德利 英国多塞特郡普尔 P1-5 ? 雄踞英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10周 ? 从知识中寻找乐趣 这是一本读者提问读者回答的“为什么”,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会感兴趣读的“为什么”,非常有趣,非常值得一读。 本书的形式,更像是一群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兴趣的人在酒吧里闲谈,重燃大众对趣味科学的热情。 本书2014年出版,连续10周雄居英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