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
作者: (英)史蒂夫·特纳|译者:吴杨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110.90
折扣购买: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1962-1970)
ISBN: 9787532774142

作者简介

史蒂夫·特纳,英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诗人,曾写过《一个叫现金的男人:一个美国传奇的生活、爱情和信仰》、《麻烦男人:马文·盖伊的生死》、《披头士福音书》等作品,还为大批主流音乐杂志撰写文章,如美国的《滚石》杂志,英国的《新音乐快递》等。

内容简介

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 披头士和海滩男孩之间一直存在着友善的竞争。 1965年到1968年间,双方中任何一支乐队做出的新努 力都激励着另一方去达到新的高度。布莱恩·威尔士 听到《橡胶灵魂》时说,听到这样一张如此多样化又 具有统一性的专辑令他非常兴奋。“它使我非常激动 ,”他说,“所以决心也尝试做做这个——制作一整 张专辑,首首精彩。”他奉献的是专辑《宠物之声》 ——海滩男孩的最高成就,其中包括歌曲“斯卢普· 约翰”、“卡洛琳不要”、“不好吗”和“只有上帝 知道”。保罗听到《宠物之声》时也同样感到震撼, 对他产生的影响可以在专辑《左轮手枪》和《佩珀军 士》中听出。 尽管相互欣赏,但两支乐队社会往来甚少。1965 年8月22日,卡尔·威尔逊和迈克·洛夫曾在俄勒冈 州波兰特观看过披头士的表演,并在演出结束后到化 妆室拜访了他们。1966年4月,约翰和保罗在伦敦的 沃尔多夫酒店播放一张《宠物之声》的唱片时,布莱 恩·威尔逊也在场。1967年4月,保罗到达洛杉矶时 顺便拜访了海滩男孩的工作室,布莱恩·威尔逊当时 正在那里制作海滩男孩的歌曲“蔬菜”。 双方持续时间最长的接触是在1968年2月,四名 披头士成员和他们的伴侣们到印度瑜伽圣地瑞诗凯诗 ,在那里接受马赫里希·马赫什·约吉法师的指导, 学习超觉冥想。一同上课的还有另外三个职业音乐家 ——苏格兰歌手多诺万、美国横笛演奏家保罗·霍恩 和海滩男孩乐队的迈克·洛夫。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 在一起讨论、即兴演奏和写歌。 这次接触的成果之一就是保罗创作的歌曲“回到 苏联”,一首模仿海滩男孩和查克·贝里的混成曲。 这首歌的起因是洛夫在早餐时跟保罗说的一句话。“ 写一首苏联版本的‘回到美国’会不会很有趣,“洛 夫提出建议,他指的是贝1959年的极端爱国主义单曲 “回到美国”。贝里在歌中表达了回到美国——这个 有着咖啡馆、汽车影院、摩天大楼、汉堡包和自动点 唱机的文明国度使他多么的高兴。海滩男孩之前就利 用这首歌和贝里的另外一首名为“甜蜜十六岁”的歌 创作了他们的歌曲“加州女孩”和“冲浪美国”,在 歌中赞美了当地女士的优点和冲浪沙滩。 保罗采纳了洛夫的建议,创作出一首戏仿歌曲, 在歌中像贝里颂扬美国那样颂扬了俄罗斯,像沙滩男 孩夸奖加州女孩那样夸奖了苏联女人。过去的十年里 ,许多歌都用孟菲斯、芝加哥、新奥尔良等地名来制 造诗的意境,如今在摇滚乐中听到莫斯科是很让人吃 惊的。“我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就像在谈论加州一样 ,歌颂格鲁吉亚女孩和如乌克兰这样的地方。”保罗 说。为表示对洛夫的谢意,披头士在最后录音中模仿 了沙滩男孩的和声。 在1968年11月的一次广播采访中,保罗说“我想 象的这首歌是讲一个(俄国)间谍在美国潜伏了很长 段时间,已经变得非常美国化了,但是当他回到苏联 时,他说‘明天再打开皮箱吧。宝贝,挂电话啦。’ 等等,但是说话对象却是俄罗斯女人。” “回到苏联”在美国保守派中引起了骚动,因为 那时正处于冷战和越南战争时期,这首歌似乎在为敌 人喝彩。已经承认了吸毒后,这些长头发的小伙子们 现在又要拥护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催眠术与披头 士》的作者、美国反摇滚战士大卫·A·诺贝尔确信 ,他们正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进程,尽管他也 拿不出他们的党员证。“约翰·列侬和披头士是革命 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在共产主义的新闻媒体 那里得到了高度评价。”他写道,“尤其是《白色专 辑》中‘回到苏联’和‘猪仔们’两首歌。‘回到苏 联’中有一句歌词让反共产主义者们无言以对:‘你 不知道你有多幸运,伙计/回到了苏联。’” 如果更加努力地调查,诺贝尔就会发现苏联官方 的说法为:披头士是资本主义堕落的证明。正如纳粹 公然宣布爵士乐和抽象画是堕落的一样,共产主义批 判摇滚乐,称它是邪恶的,提倡歌颂国家美德的民俗 音乐。苏联的年轻人听到披头士音乐时和西方年轻人 一样兴奋,但他们不得不靠违法录音、走私进口和美 英两国的无线广播才能听到。1988年,伴随着冷战即 将成为历史,保罗与官方政府唱片公司梅洛迪亚合作 录制了一张符合标准的摇滚专辑,以此来答谢他的苏 联歌迷们。2003年5月,他在红场举办了一场音乐会 ,并在克里姆林宫同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了单独会 面,普京告诉保罗,他十几岁的时候听过披头士的音 乐。“你们的音乐非常受欢迎,”他告诉保罗。“太 受欢迎了。它是一缕新鲜的空气,是了解外部世界的 一扇窗户。” “‘回到苏联’是一首跨越大洋的友谊之歌,” 保罗1968年时说。”苏联人民喜欢我们。就算克里姆 林宫的领导人不喜欢我们,孩子们确实喜欢。 亲爱的普鲁登斯(DEAR PRUDENCE) 普鲁登斯即普鲁登斯·法罗(美国女演员米亚· 法罗的妹妹),她在印度参加了和披头士相同的课程 。这首歌是在恳求她从她那太过长的冥想中走出来, 同组里的其他人一起放松一下。 在“亲爱的普鲁登斯”样本的结尾,约翰一边继 续弹着吉他一边说:“没人知道,在马赫里希·马赫 什·约吉法师的照看下,她迟早会彻底发狂。周围所 有人都很担心这个女孩,因为她正在渐渐发疯。所以 我们给她唱歌。”后来约翰解释说,普鲁登斯已经有 点发疯了,她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冥想三周了,“想要 比别人更快地感应上帝。” 美国的横笛演奏家保罗·霍恩说,普鲁登斯是个 高度敏感的人,她不听从马赫什的建议,直接一头扎 进深度冥想之中,使自己陷入了一种精神紧张症的状 态。“她面色灰白,谁都不认识,”他说。“甚至认 不出和她一同来上课的亲哥哥。唯一略微认得的人是 马赫里希。我们都很担心她,马赫里希给她指定了专 职的看护人员。” 普鲁登斯和披头士及其伴侣们住在同一栋楼里。 她否认自己疯了,但承认自己对于冥想比披头士们更 加狂热。“我从1966年开始冥想,1967年就一直申请 报名去上课,所以这对我来说就像梦想成真了一样, ”她解释说。“参加这个课程对我比世界上任何事情 都重要。我非常专注于进入尽可能多的冥想之中,这 样我就能获得足够的经验来自己授课。我知道我一定 太显眼了,因为我总是在上完课和吃完饭后就直接冲 回自己的房间进行冥想。它是如此吸引我。约翰、乔 治和保罗都想要悠闲地坐在一起弹弹唱唱,度过愉快 的时光,我会飞奔回我的房间。他们对于冥想也都非 常认真,只是不像我一样狂热。约翰写的这首歌中就 在说,‘出来和我们玩儿吧,出来开心一下。’” 最后她出来了,并深入地了解了披头土。马赫里 希把她和约翰与乔治放到了一个课后讨论组,认为他 们会对她有所帮助。“我们一起谈论了我们正在经历 的事情,”她说。“我们质疑现实,追问自己是谁, 未来又将如何。我喜欢他们,我想他们也喜欢我。” 尽管这首歌是在印度期间写的,普鲁登斯也偶尔 会听到披头士、迈克·洛夫和多诺万之间各种各样的 即兴演奏,但约翰从未给她演奏过这首歌。“是乔治 告诉我有这么一首歌,”她回忆说。“就在课程结束 ,他们将要离开时,他提到他们写了一首关于我的歌 。但直到它在专辑中发行,我才听到。我心里美滋滋 的。这是一件美好的事儿。” 普鲁登斯现在已经结婚,住在佛罗里达州,在那 里教授冥想。1983年10月,苏可西与女妖乐队以他们 版本的“亲爱的普鲁登斯”取得了英国排行榜第十名 的成绩。 P2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