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7.76
折扣购买: 琅玡颜氏家风/中国名门家风丛书
ISBN: 9787010151021
颜回,字子渊,后世省称为颜渊,尊称为颜子。 颜子是孔子所称受业通身的弟子之一,为德行科之首 ,多次得到孔子的称誉。颜渊的言行及人格修养体现 了孔子思想中仁者应具有的风范,被后人视为学习的 榜样。历代帝王与后世儒学研究者,在提到孔子时, 从不会忘记颜子。颜子被视为七十二贤之首,三干弟 子之冠,唐代以前的皇帝祭孔时独以颜渊配享。此后 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 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 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 圣”,一直沿用至今。“复圣”即取“具体而微”、 “圣人复活”之意,即颜子是至圣孔子的再现。 颜子,一生没有做过官,没有什么傲人的政绩, 除了先秦古籍中记载的部分言论,连一部独立著述都 没有,为什么得到后人的称誉,乃至历代帝王不断追 封?那是因为颜子传给后人的主要不是文字教诲,而 是由其言行熔铸的一种风神和气度,可称之为颜渊之 风。朱熹《近思录》专列“圣贤气象”一节,分别对 儒家的三位重要人物进行了描述,他说:“仲尼:天 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讲的是青年圣哲颜子的祥和自然之风貌,如春风 化雨,令人愿意接受,愿意跟随。颜子给予这个世界 的影响应该叫“不言之教”,因为他传递给后人的不 是知识与学问本身,而是对待事物的态度。颜子对孔 子之教诲不违如愚,对他人自然和气,使后人心感而 自化,这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颜渊之风表现在德行、学问、志向、修养等方方 面面。颜子是当今颜氏的先祖,他的种种美德、才能 、智慧,留给这个家族一笔精神财富。可以说,颜渊 之风奠定了其家风养成的基石。 (一)德行第一 人生应追求什么?这是一个伦理思想问题,中国 古代的哲人早就探讨过,并提出一种永恒意义的境界 ,即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即树立高 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业;“立言 ”,即发表真知灼见的言论为后人追寻。三者如做到 其一即可经久不废、百世流芳。这种人生追求早已内 化为中国人价值判断的标准,激励着人们实现个体生 命的最大价值。其中的“立德”又是最高同时也最难 以达到的境界。颜渊在孔子三干弟子中被赞为德行科 第一,是孔子教育后人的榜样,是“太上立德”的标 杆。颜渊的思想、人格和言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期 待的君子楷模,至今仍为我们现代人所崇敬、学习和 奉行。 1、不迁不贰最好学 孔子所赞美的颜渊具备什么样的德行足以为后人 榜样呢?首先一点就是他好学的优良品性。当鲁哀公 询问孔子弟子中何人最好学时,孔子对曰:“有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孔子不仅表示颜渊是最好学的人 ,还加以解释,认为他“不迁怒,不贰过”,这是讲 他遇到挫折或困难既勇于自省,又善于吸取教训,如 此品性是好学者最为可贵的特质。相反,如果一个人 仅仅具备某种德行而不好学,则不会成为完人。如孔 子在教导子路时曾举过“六言六蔽”之说,指仅做到 仁、知、信、直、勇、刚某一个方面,却不能同时做 到好学,会造成六种弊端,即“愚”、“荡”、“贼 ”、“绞”、“乱”、“狂”等,因此修养个人德行 一定要与好学结合起来。颜子的好学是与美好的品德 结合起来的,所以孔子不止一次地赞叹。 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情绪低落,较少自 省,常常不免迁怒于他人或叹息命运不公,这样徒增 烦恼,于事无补。如果在遇到不顺时,第一步是自我 反省,冷静处理,就不会把怒气迁移到他人身上,不 仅不会破坏与别人的沟通,而且也提升了个人的修养 ,此为“不迁怒”。“不贰过”指的是犯过一次错误 ,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看似很简单,实际上 却不容易做到。一个人如果曾经犯过错误,以后就需 要事事用心,时时提醒自己,在对所犯之“过”的反 思中提升自己,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做人原 则放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