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总有孩子跑过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
作者: 林茶居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
ISBN: 9787504176448

作者简介

作为一个诗人,林茶居已有二十多年的写作史。如果说,阅读使他明白自己在这个天地间的位置和分量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他对自己的重新打开和建设。 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后,他拓展了写作边界,除诗歌、诗论、散文、文化批评外,开始涉足教育及教育人文领域。《大地总有孩子跑过》就是他十几年教育人文写作的一次“自我确认”。 他深怀浓浓的教育乡愁,向往“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 的教育图景。在他看来,大地,孩子,跑……所有这些,都是美好世界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月刊》主编。曾于乡村学校、教育机关做事多年。福建东山岛人。

内容简介

从一个孩子的脸上,从一个孩子的习惯、喜好和 选择中,你可以知道这 个时代的价值观,你可以知道这个**在走什么样的 路子。 一个孩子的现实处境反映了一个**的根本处境 。一个孩子的成长,他 生命的刻度与节奏,集中了整个**、社会、文化、 制度、教育、学校 乃至家庭、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强制、教导和暗示。 一个天真无瑕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庸俗不堪的人 ,甚至是无恶不作的 人,这个“长大”是有错乃至有罪的,这个“长大” 有时候也被称作 “社会化”的过程——这个“社会”真是罪大恶极。 之所以有所谓挫折教育、磨难教育的倡导和实施 ,首先是因为这个社会 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反教育的文化和环境——社会本 身无法解决,成人 们无法解决,只好让孩子们尽早做好*苦*难的准备 。 孩子们的成长被加诸了太多的人生难题。教育在 这个问题上正做着雪上 加霜的事情,还美其名曰: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 。 生命难免会有痛苦。这种痛苦是这个生命的主人 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是他在成长中需要获知的人生本质,而不是教育发挥 效能和产生意义的 对象。 “为……作准备”的教育是值得怀疑的。每一个孩子 的成长都充满奇迹和意 外。你现在根本就无法知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他现在感兴趣的也许是暂时的好奇,他现在懵懂无知 的也许将来有某一个 机缘使他突然顿悟并终身投入,况且,人命定中的东 西将在一些特殊的时 刻决定他人生的走向或转向。这也正是教育的困难之 处。 别以为所谓的感恩教育是什么正常的东西。让孩 子回到家里给妈妈洗脚 就是感恩教育吗?那种教导孩子在生*的时候跟妈妈 说“谢谢妈妈生下 了我”的做法*是天大的笑话——难道孩子是为了这 个被称作“妈妈” 的人而生的?很多时候,爱、感恩,是无法言说、难 以落到“做”上 的。孩子的爱、感恩,实际上都在那一声叫不腻、喊 不累的“妈妈”、 “爸爸”里。 也许有的“妈妈”被孩子的“懂事”感动了。只 是这种感动**廉价。 这种感动不是一个“妈妈”的感动,而是一个成人的 无知与自得。 感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不是孩子不懂得感恩, 而是感恩本来就是“大 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 而是我们把感恩窄 化、矮化、俗化为“孝”、“敬”、“顺”。如歌所 云:“感恩的心,感谢 有你。”这里的“你”*不是父母,不是老师,不是 人民,不是社会。 人的“感恩的心”,面对的是“天地”,是“人间” ,是“命运”,是 “花开花落”,是生命的“偶然”,是他自己的“珍 惜”。 *除了绿,花除了美,山除了高,水除了流,孩 子除了随顺生命自由成 长,你还想让他们干什么! 为人父母是一种天命,同时也是生命的一个奇迹 。一个男人,一个女 人,因为共同创造了新生命而拥有了全新的生命状态 :父母。这*不仅 仅是爱情、婚姻的结果,*是生命本身的一次伟大转 向和打开。 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诞生都是这个人世间的喜讯 。而那些一生下来即被 遗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双耳失聪,听不到这个大地 的好消息。听不到 众神的祈福。而那些来不及哭喊即刻回到土壤的孩子 ,他们从此和父母 失去了联系——他们和父母彼此呼唤,只是无法相互 听见。 “父母”不是一个教育概念。“父母”是**意 义上的词。“父母”是爱 的信仰。 父母不是专业,不是职业,不是事业。父母是无 私地爱自己的孩子 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爱并非出自责任,而是他们作为人 之父母的肉身机制—— 如果不爱,他们会不安,会产生不适感,会陷人恐慌 。所以人世间有这 样一件伟大而自然的事:哺育。 父母哺育孩子。“家长”教育孩子。哺育和教育 ,在人的生命成长中有 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哺育内涵了强烈的身体意 义,它大于也重要 于教育的文化意义。 首先不是“父母”需要教育,而是教育要改邪归 正。首先不是“父母” 需要有人来教他们怎样做父母,而是这个社会要给“ 父母”以做父母 的尊严。 因为被称作“学生家长”,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成 了“学生”的一部分, 成了“作业”、“训练”、“考试”的一部分。他们 不得不参与学校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并常常被冠之以“好家长”的称 号而成为“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成果的一部分。 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境 遇都是***的。这 个父亲的经验在那个父亲那里可能“拳打棉花”,那 个母亲的心得用在 这个母亲的孩子的身上可能导致恶果。 为人父母具有一种不可学习性。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