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恩怨秘史

四大家族恩怨秘史
作者: [中国]柴晨清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四大家族恩怨秘史
ISBN: 978780141785501

作者简介

柴晨清,1983年生于河北保定,先后于天津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史研究。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宋嘉树早先往国外的从商经历使其眼界很开阔、提富商业头脑的他当然也不会固守着本业过一辈子。他由开始经营面粉、烟草相纺可业,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从无到有积聚起大量的财富,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买办商人。而且宋嘉树于1890年在上海筹建了华印书值,专门印刷《圣经)和西方书箱,获利颇丰、家境逐渐取实起来。 宋嘉树是近代中国显赫的宋氏家族的家长,他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时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宋家王朝的开拓者相奠基人。宋倪二人结婚后、先后生有三儿三女:长女宋满龄、次女果庆龄、三女儿果美龄、长子宋子文、次子宋子良、三儿子宋平安。在他的八个子女中、两个女儿宋庆龄和宋美龄分别是孙中山和蒋介石夫人,都曾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于1981年被授予为小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因此宋嘉树被世人尊称为“民国岳父”和“共和国茗誉主席之父”。长子宋子文长期担任国民政府要职,长女宋蔼龄亦是当时中国政坛呼风唤雨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宋氏家族在上个世纪的中国甚至是西方都极其影响力。 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子女,我们在羡慕的同时,大多数人还希望回一下宋父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备参考借鉴。宋嘉树当时对西方教育极为推崇,竭力用一套和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他的八个孩子, 1907年,年仅10岁的宋美龄和二姐宋庆龄一起到美国读书。她先是和二姐住在新泽西州一个叫萨米特小镇、在那里的一所学校里读预料。1909年,已经在美国读书两年的宋美龄因学习成绩好,以“特别生”宣格进入大学学习。 宋美龄当了3年的“自由旁听生”之后,在1912年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那年她才15岁。1913 年春季学期结束,二姐宋庆龄就毕业回到了中国。为了能够有哥哥宋子文的照顾,宋美龄在三姐走后,就转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读书,当时宋子文在附近的 党高层政权中立足,缺少的是政治资本。从资历来讲,蒋介石加人国民党的时间比起其他一些政治明星(如汪精卫等)要晚很多,即便是后来的小男子宋子文他也不如。主要原因是汪精卫和宋子文等人是孙中山遗嘱的见证人。缺少政治资本的蒋介石迫切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外力支持。此外,战乱年代,资金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无不靠掠夺来满足日常的挥霍和军费开支。蒋介石虽然有张静江这样的大可在经济上支持他,可是和江浙一带的大财团打交道的话,他又缺少某种亲情上的鼓励和支持,而他的家庭没有那么强大的社会背景,同时单靠自己的打拼也不可能和他们有实质性的来往。 此时,蒋介石就把自己事业上的希望寄托在了和宋美龄的婚姻上。通过姻亲关系给自己提升政治地位,这其中包括人脉、社会知名度以及可支配的社会资源等诸多因素。基于这些现实的考虑,蒋介石想尽一切办法和宋美龄结合,“中美联合”也由此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最著名的“政治婚姻”之一。 不过,感情这个东西并非一开始就是理性的,即使是蒋介石也不例外。相信他第一次见到宋美龄的时候,也并不是就只看到了和宋美龄结婚会给他带来诸多的“资本”。人的情感的发展,即使一见钟情,而后也都要有一个慢慢交往渐渐熟悉的过程,并在最后的抉择中把理性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出一个决定--结婚! 假使宋美龄的家庭没有那么深的背景,蒋介石第一眼看到宋美龄的时候也仍然会被她的美貌和气质所吸引。宋美龄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她英语极佳、能歌善舞、气质高雅。在美国求学期间,宋子文先后在著名的哈佛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小妹宋美龄就经常去学校找哥哥,一起和他的同学出去游玩或是参加舞会等。回国后,宋家在上海的住宅简直就成了上海名流聚会的场所,每天晚上都有着商界、文化界的朋友在这里参加舞会,宋美龄自然成为舞会的中心。此等女子,必是上海滩才子豪俊追逐的对象,蒋介石怎会例外? 蒋宋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22年12月初,宋子文在孙中山位于上海 1历史学博士操刀,无论学术水平,还是历史资料的掌握程度,乃至于历史角度的切入,都很科学,带给普通人所不知的历史秘密。 2.本书秉承以史为鉴的原则,摒弃野史、传说,只将信史作为史论依据,给读者提供正确的历史导向,让读者真实了解南京保卫战及其蒋介石的关系。 3.本书大开本,大气而富有魅力。版式舒朗、合理,印刷清晰,适合读者阅读。 4.油墨环保印刷,健康阅读,拒绝给读者带来任何不适。内文纸张柔软,便于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