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

古都
作者: (日)川端康成|译者:高慧勤//林少华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0.15
折扣购买: 古都
ISBN: 9787547064719

作者简介

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著名小说家,新感觉派代表作家。 1926年以小说《伊豆的舞女》成名,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都在热爱、追求、捕捉、表达日本独特的美。文字清新淡雅、优美细腻,常用哀伤的笔调摹写自然物象,擅以出色的叙事技巧展现人的宿命,作品极富抒情性。 译者简介: 高慧勤(1934—2008) 著名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文专业。曾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主持并参与翻译了《芥川龙之介全集》《川端康成十卷集》等,在日本文学研究、翻译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林少华 著名翻译家、学者,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外文系日文专业。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雪国》《金阁寺》《失乐园》等日本经典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古都 春之花 千重子发现枫树的老干上,紫花地丁含苞吐蕊了。 “哦,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到了春的温馨。 在市内这方狭小的庭院里,这棵枫树显得特别大,树干比千重子的身腰还粗。树皮又老又糙,长满青苔,当然同千重子那婀娜的腰肢无可比拟…… 枫树的树干,齐千重子腰际的地方,略向右弯,到她头顶上面,愈发弯了过去。而后,枝叶扶疏,遮满庭院。长长的枝梢,沉沉地低垂。 在树干曲屈处的稍下方,似乎有两个小洼,紫花地丁就长在两个洼眼里。而且,逢春必开。自千重子记事时起,树上便有这两株紫花地丁了。 上面一株,下面一株,相距一尺来远。正当妙龄的千重子常常寻思: “上面的紫花地丁同下面的紫花地丁,能相逢不?这两枝花彼此是否有知呢?”说紫花地丁“相逢”咧,“有知”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每年春天花开不过三五朵。可是,到了春天,就会在树上的小洼眼里抽芽开花。千重子在廊下凝望,或从树根向上看去,时而为这紫花地丁的“生命力”深自感动,时而又泛起一阵“孤寂之感”。 “长在这么个地方,居然还能活下去……” 到店里来的顾客,有赞赏枫树长得美的,却几乎无人留意紫花地丁开花。苍劲粗实的树干上,青苔一直长到老高的地方,显得格外端庄古雅。而寄生其上的紫花地丁,自然不会博得别人的青睐。 然而,蝴蝶有知。千重子发现紫花地丁开花时,双双对对的小白蝴蝶低掠过庭院,径直飞近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枫树枝头也正在抽芽,带点红,只有一丁点大,把翩翩飞舞的白蝴蝶衬映得光鲜夺目。两株紫花地丁的枝叶和花朵,在枫树干新长的青苔上投下疏淡的影子。 这正是花开微阴、暖风和煦的春日。 直到白蝴蝶一只只飞去,千重子仍坐在廊下凝望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 “今年又在老地方开花,真不容易呀。”她独自喃喃,几乎脱口说出声来。 紫花地丁的下面,枫树根旁竖了一盏旧的石灯笼。灯笼柱上雕了一个人像。记得有一次,父亲告诉千重子说,那是基督。 “不是圣母玛利亚吗?”千重子当时问道,“有座大的和北野神社里供的天神像极了。” “据说是基督。”父亲肯定地说,“手里没抱婴儿嘛。” “哦,当真……”千重子点了点头,接着又问,“咱家祖上有人信教吗?” “没有。这盏灯大概是设计庭院的师傅,要么是石匠,搬来安在这儿的。灯也没什么稀罕。” 这盏基督雕像灯笼,想必是从前禁教时期造的。石头的质地很粗糙,易脆,上面的浮雕人像,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经毁损残破,只有头脚和身子依稀看出个形影来。恐怕当初的雕工也很简陋。长袖几乎拖到下摆处。双手似乎合十,手腕那里略微凸了出来,辨不出是什么形状。印象之间,与菩萨和地藏王是截然不同的。 这盏基督雕像灯笼,不知从前是为了表示信仰,抑或是用来当作摆饰,标榜异国情调?如今因其古色古香,才搬到千重子家店铺的院子里,摆在那棵老枫树脚下。倘使哪个来客发现了,父亲便说“那是基督像”。至于店里的顾客,难得有人留心大枫树下的旧灯笼。即或有人注意到,院子里竖上一二盏灯,本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也不会去看个仔细。 千重子的目光从树上的紫花地丁向下移,看着基督像。千重子上的不是教会学校,但她喜欢英语,常出入教会,读新旧约全书。可是,给这盏灯笼供花点烛,却似乎有点不伦不类。灯笼上哪儿都没雕十字架。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川端康成物哀美学代表之作 ? 余华、莫言、苏童、贾平凹等名家挚爱的文学经典 ? 四时风物,节庆民俗,传统工艺,世相人情……一幅古朴优美的京都风俗画卷徐徐展开 ? 精选川端康成中短篇小说佳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名家名译本。中篇小说《古都》由日本文学翻译家高慧勤翻译,译笔优美典雅,情感细腻,高度传达川端文字神韵。同步收录林少华多篇川端康成经典短篇译作,语言通达晓畅,忠实原著原意。 ? 随书附赠优美金句书签,品悟清丽静谧的物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