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声音(精)

父亲的声音(精)
作者: 朱传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6.40
折扣购买: 父亲的声音(精)
ISBN: 97871011329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个称职的博物馆工作者 父亲去世后,《中国博物馆》的编辑来电话, 希望写一点我的父亲朱家溍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工作 的经历,无论从父女还是从同事的关系,这都是我 *想做的事情。 粗活细活都能干的现代青年 父亲大学将要毕业时,以为自己对学校以外的 事情基本上是无知,*好能留在系里,做些抄抄写 写的杂事,或是在中学里教教历史、国文,还算胜 任。及至毕业,逃离沦陷的北平,到了抗战的大后 方重庆,却做了他意想不到的粮食部门的所谓“专 员”,每*工作是**不着头绪的公文往来。回想 大学里*过的国文教育,尽是汉魏六朝或是唐宋八 大家,不论是散文,还是骈文,似乎都与眼前的公 文拟稿不生关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才知道调出 档案,从存稿中学会了自己所需要知道的事。生疏 的事很快变得**熟悉了。 1943年,趁着重庆冬季雾天,没有敌人飞机轰 炸,故宫博物院决定在市区两路口,当时的中央图 书馆举办一次短期展览。参加展览的文物共八十箱 ,均为1934年参加伦敦艺展的中国古代名画。父亲 被借调来当临时工,这件事让父亲**地高兴。因 为祖父收藏很多文物,父亲从幼年起对文物耳濡目 染,到十几岁时就随着祖父每*接触金石书画。卷 、轴、册怎样打开收起,铜、瓷、玉如何拿起放下 ,都和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样熟悉。当然,作为正式 工作参加毕竟是**次,感觉和小时候参观,以及 在家里保存文物的情况大不一样了。首先是从南岸 海棠溪故宫博物院把八十箱文物一车一车地装上汽 车,开到两路口中央图书馆,再一车一车地卸。卸 下来穿上杠绳,两人一箱,走上若干层台阶,抬进 临时的库房安顿下来。然后打扫陈列室,抬陈列柜 ,擦玻璃等。一系列卖力气的事情做完,才能坐下 来,照着目录写陈列品名卡片。打开箱子,搬出卷 、轴、册陈列起来。一边工作,一边欣赏,这时候 的享*真是无法形容。展览期过去,收、装、抬又 是一个很大的体力劳动过程。 无论什么时候,提起这一段在故宫工作的*初 经历,父亲都是那么高兴、自豪,高兴是从此与故 宫结下不解之缘,自豪则是因为此间的工作态度得 到了马衡先生,父亲称之为“马老伯”的嘉许,叫 做“现代的青年需要这样,粗活细活都能干”。 父亲坦言,并没有体力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不 过遇上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怀着一种好胜的心情去 完成,所以不觉得苦。 抗*战争胜利后,父亲从四川回到北平。正式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一切条件、环境和抗战时期不 同了,但熟悉的文物工作中生疏感仍然时有出现。 在参加“提集”、“编目”、“陈列”、“库房整 理”等工作时见所未见的文物很多,既是工作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