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青少版)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奥勒尔省的贵族世家,早年丧父。十五岁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第二年转入彼得堡大学,毕业于一八三六年。其间思想倾向于**,并开始诗歌创作。二十岁时赴柏林大学留学,四十年代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自然派”的代表人物,一八五二年因发表悼念果戈里的文章而被捕入狱并遭流放。一八八三年于巴黎病逝。
内容简介
霍里和卡利内奇 凡是从波尔霍夫县来到*兹德拉县的人,对于奥廖尔 省人和卡卢加省人的素质的显著差异,大概都会惊讶的。 奥廖尔的农人身材不高,背有点儿驼,神情阴郁,蹙着眉 头看人,住在白杨木造的破旧的棚屋里,服着劳役,他们 不做买卖,吃得很差,穿的是树皮鞋;卡卢加的代役租农 民俄国的农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役租制(无偿地为地主 劳动)的农奴;一种是代役租制(交纳田租)的农奴。就 不然,他们住的是松木造的宽敞的农舍,身材高大,眼神 大胆而愉快,脸色白净;他们贩卖黄油和焦油,每逢节* 总穿长统靴。奥廖尔的村庄(我们说的是奥廖尔省的东部 )大都位在耕地的中央,不知怎样变成了污泥池的峡谷的 旁边。除了随时准备效劳的几株**柳和两三株瘦白桦树 之外,一俄里1俄里合1.067公里。周围连小树也看不见一 棵;屋子紧靠着屋子;屋顶上盖着*烂的麦秆……卡卢加 的村庄就不然,大部分周围都是树林;屋子的位置较为疏 朗而整齐,屋顶上盖着木板;大门紧闭,后院的篱笆并不 散乱,也不向外倾倒,不会招呼过路的猪进来做客……在 猎人看来,卡卢加省也较好。在奥廖尔省,再过五年光景 ,*后一批树林和大片的灌木丛林势将消失,沼地也将* 迹;卡卢加省就同它相反,禁林绵延数百俄里,沼地有数 十俄里,珍贵的松*尚未*迹,温良的大鹬还可看到,忙 碌的沙*突然飞起,使得猎人和狗又欢喜,又吃惊。 我有一次到*兹德拉县去打猎,在野**见卡卢加省 的一个小地主波卢特金,和他结识了。他酷爱打猎,因而 堪称一个出色的人。他的确也有一些弱点:例如,他曾向 省里所有豪富的小姐求婚,遭到拒*,不准上门,便怀着 悲痛的心情向所有的朋友和熟人诉苦,而对于小姐们的父 母,他照旧把自己果园里的酸桃子和其他未成熟的果子当 作礼物送过去;他喜欢重复讲述同一个笑话,这笑话尽管 波卢特金先生自己认为很有意义,其实却从来不曾使任何 人发笑过;他赞扬阿基姆·纳希莫夫阿基姆·纳希莫夫 (1783—1815),俄国二流诗人,讽刺诗和寓言的作者。 的作品和小说《平娜》《平娜》是俄国一个平庸作家马尔 科夫(1810—1876)的小说。别林斯基曾在一篇论文里严 厉地讥讽这小说,称它为“胡言”。;他说话口吃,把自 己的狗称为天文学家;他把但是说成但系,他家里采用法 国式烹调,这种烹调的秘诀,据他的厨子的理解,在于使 每种食物的天然滋味**改变;肉经过这能手的烹调带有 鱼味,鱼带有蘑菇味,通心粉带有**味;不过任何一根 胡萝卜,不切成菱形或梯形,决不放进汤里。然而除了这 些为数不多而又无关重要的缺点之外,波卢特金先生,如 前所说,是一个出色的人。 我同波卢特金先生相识的**天,他就邀我到他家里 去宿夜。 “到我家里大约有五俄里,”他说,“步行是太远了 ;让我们先到霍里家去吧。”(读者谅必会允许我不照样 传达他的口吃。) “霍里是谁呀?” “是我的佃农,……他家离这儿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