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人民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心是苍青的岛屿
ISBN: 7202044773
桑麻,本名王治中,生于1963年1月,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供职于邯郸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已出版散文集《在沉默中守望》、《归路茫茫》两部。散文作品入选《大家美文》、《二十一世纪文学大系.2004年网络写作》、《中国精短美文l00篇》、《精美散文》等多种选本。
想家的钥匙 许多夜晚,在更深人静之时,我不止一次听到钥匙在门锁里转动的声音 。那是我熟悉的一把钥匙。它与锁孔轻微的摩擦,与同类细碎的碰击,像短 促的乐音,骤然而起,嘎然而止。我屏住呼吸,停止一切思想和行动,期待 着屋门被打开。儿子将携带街面的气息,楼道微凉的夜风,和着一个男生粗 重的呼吸出现在门口。……但是……没有。响过之后,一切复归安静,好像 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我长长地松口气,暗自解嘲地一笑:又是错觉。 坐在客厅,隔着那扇铁门,或者同时隔着那扇木门,我看不到儿子打开 房门的情景,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想象。我根本不用判断,就已熟知整个过 程和细节。我先是听到单元的铁门响了,随后听到儿子有力的脚步声。我的 意识跟随他从一楼快步登上四楼。他在屋外稍事停留,从身上取下钥匙,漫 不经心地伸进锁孔。他总是漫不经心。更多的时候,他挂着耳机,哼着我一 点都不熟悉的歌。 但现在我是在卧室,正倚着床头看书。我没有听到他上楼的声音,那个 过程被卧室的木门挡在了外面。这是我与外界之间的第三道门。我直接听到 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这个过程太短促,太飘忽,犹如一根划燃的火柴 ,只是亮了一下,随即熄灭了。几乎同时,我意识到这个信号的虚妄,否定 了它存在的可能。儿子过完寒假刚刚返回学校,现在千里之外的天津。他怎 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回来! 我合上书,陷入茫无头绪的思想中。如果是幻听,为什么如此真切?我 分不清是在现实里,还是在幻境中?是现实包容了幻境,还是幻境再现了现 实?我能否根据儿子身在天津这一事实,否认我听到的声音?我觉得不能。最 后,我相信了我的听觉。然而,儿子并没有回来。我冥思苦想,解释只有一 个:儿子想家了,而带在他身上的钥匙洞察了这一切。在这之前,他们母子 曾互发短信。他在给他妈妈的一条短信里说,他在学校一切均好,已适应独 自在外的生活,请她不必挂念……。在短信的最后,他不忘告诉曾经产生的 一个稍纵即逝的念头:刚踏进校门,忽然特别留恋在家的日子,真想马上回 来……。发出这条短信的时候,恰巧被带在身上的那把钥匙看见了,于是, 这把跟他形影不离的钥匙,这把深谙主人想法的钥匙,在那个夜晚,趁他熟 睡之机,带着一个游子的思念和眷恋,顺着熟悉的道路,悄悄回到邯郸,回 到了家里……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无法确定意念和现实的区别,不知道谁更虚幻 ,谁更真实。 不可否认,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作客异地,会涌起无限乡愁,然而 ,只要闭上眼睛,只要想,马上就能回到熟悉的村庄。那口水井等在老地方 。一年不见的狗仍然认得你,围着你嗅来嗅去。父亲一支接一支抽烟。母亲 在厨房做饭,不时倚在门边,怔怔地看定你…… 格致在一篇文章里提到,钥匙只是一个符号,没有生命。我不敢苟同她 的观点。她低估了它。一把跟随主人多年的钥匙,可能早已成为一个精灵。 它熟知你的习惯,洞悉你的思想,完全融人你的生活,甚至成为你生命的一 部分。如果你轻视它的存在,丢掉了觉得无所谓,它将必然被尘土和垃圾掩 埋,慢慢锈蚀,最终烂掉。然而,如果你始终想着它,挂念着它,在心中一 遍遍地呼唤它,它可能会回应你的思念,沿着它熟悉的街道归来。说不定某 个时候,主人回家时,它已经自行插进了锁孔。这情景不仅让人喜出望外, 定然还会大吃一惊。 钥匙贴紧主人,天长日久获得体温和能量。它的根扎在门后的生活里。 它通过锁孔跟门,跟墙壁,跟床,跟被褥,跟柴米油盐,跟家里的一切发生 联系。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存在状态,它都会执拗地指向一个方向, 指向那扇门,指向门后的家,指向它早已熟悉的琐碎、矛盾和甜蜜。一把钥 匙只有回到家里,才能真正安静下来。我们听不到它在门外的声息,才会放 心安睡。 钥匙的忠诚建立在我们对它精心呵护的前提下。它在身上时,我们感到 安全,片刻不在,就会恐惧,而重新相见,才会让人轻松下来。我不会轻易 置一把暂时找不到的钥匙于不顾,更不会重换一把新的了事。无视一把丢失 的钥匙,没有经过寻找就试图放弃它,是不明智和危险的。这把钥匙会来报 复。最有可能的情形是,某一天,它会领着一个陌生人找上门来。P3-5